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专题
节日专题
共和国同龄人的笔端记忆——《石榴花儿红》献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发布时间:2019-09-06 来源:中国化工报     分享到:

编者按 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所著的报告文学集《石榴花儿红》近日出版。作为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该书深情抒写了与新中国共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人生、生活、事业、学习的不懈追求,特别是书中描写的化工人在企业发展和产品研制过程中的曲折经历,对行业非常有鼓舞和借鉴意义。为此,本版特刊发该书的两篇序言,并对该书收录的报告文学作品进行简要介绍,以飨读者。

李寿生.jpg

作者简介

  李寿生,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党委书记,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笔名秦牛)。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曾先后担任陕西省石化厅副厅长,化学工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计划司司长,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综合司司长,国务院国资委业绩考核局局长,国资委党委委员,并兼任国资委机关服务管理局党委书记。2010年起到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工作至今。

  李寿生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和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在深入企业、深入生活的调研中,特别注重典型案例和细节信息的收集,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许多有感而发的报告文学作品。这些报告文学作品从不同侧面、多种角度,真实反映了与新中国共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人生、对事业、对生活、对学习的不懈追求和真挚感情。其作品具有视角独特、立意深邃、感情饱满、文笔精练的特点,形成了独有的创作风格。主要获奖作品:《“MBA”的神圣殿堂》获2001年“共和国的脊梁”征文一等奖,《放歌“神六”》获2006年“先锋杯”全国报告文学征文大赛特等奖。

  石榴花儿红

  ——写在报告文学集出版的时刻

  李寿生

  我幸运地同新中国同年诞生。1949年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时刻。从此,我的人生就同新中国的成长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就像春夏陪伴秋冬一样,水乳交融、形影相随。

  我们这代人有着父辈和下一代人所没有过的特殊经历。我们的童年生活在明媚温暖的阳光之下,长身体的时候经历了难忘的“三年困难时期”,上学时光又遭遇了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工作时又赶上了“上山下乡”,成家时又成为“独生子女”政策的承担者,立业时我们又要和儿女一起背上书包上学,成为“工农兵学员”……回顾70年的人生,我们几乎经历了共和国所有的“不幸”。

  也有人曾经抱怨,“为什么历史让我们这一代人遭遇如此多的‘不幸’?”但回想我们人生70年历史的时刻,特别是当我们把个人的经历同共和国探索发展道路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从内心深深感受到,开创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是充满曲折、充满探索。我们这代人的所有“不幸”,其实就是我们这代人为开创社会主义道路、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付出的代价,作出的牺牲。但我们同父辈不同的是,我们在付出“不幸”代价的同时,还迎来了改革开放“幸运”的好时代。

  有人把我们这代人统称为“老三届”。其实,我认为这个称呼代表不了我们这代人的本质。回顾我们这代人70年的历史,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我们是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付出代价和牺牲的一代人,是同新中国探索改革开放道路同呼吸、共命运,奉献出青春和热血的一代人。我们这代人的本质,就在于我们既坚守历史传统,又坚信改革开放。我们深知,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需要多么大的魄力、勇气和智慧。这条道路的选择真是来之不易!

  俄罗斯著名的哲学家和文艺评论家别林斯基曾经讲过一句名言:“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我们这代人的特殊经历,铸就了我们这代人特殊的性格,也使我们拥有了我们这代人特有的人生财富。

  由于我们这代人经历了太多的“失去”,所以,我们更加懂得“珍惜”,珍惜上苍给我们的一切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机遇,让我们更加懂得了热爱,热爱生活中到来的每一个今天、明天和未来,哪怕是一缕阳光,我们都会欣喜若狂。

  由于我们这代人经历了太多的“磨难”,所以,我们更加懂得“坚强”,相信一切磨难都会过去,一切艰辛都能克服,我们的骨子里有那么一种“新松恨不高千尺”的倔强。

  由于我们这代人经历了太多的“艰辛”,所以,我们更加懂得“奋斗”,相信奋斗可以改变人生,相信奋斗可以改变命运,相信奋斗可以成就事业。

  由于我们这代人经历了太多的“风雨”,所以,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感恩在我们绝望中、在我们无助时伸手帮助过我们的人,甚至在最困难的时刻给过我们一丝同情眼光的人。

  人生的经历是不可替代的。正是我们这代人的特殊经历,使我们这代人更加自信、更加务实、更加成熟。“不幸”是我们的财富,“磨难”是我们的熔炉,“奋斗”是我们的幸福。我们从不后悔我们经历的过去,我们十分珍爱我们的今天,我们更加相信我们的未来。

  我在陕西生活、工作了40多年,对陕西的山山水水有着特殊的感情。当我回顾我们这一代人70年历史经历的时候,我脑海中忽然浮现出骊山脚下那一片壮观的石榴园。每当春天来临时,火红火红的石榴花争鲜斗艳,在满山翠绿的树海中那样耀眼。这火红火红的石榴花,不正象征着我们这一代人对生活、对学习、对事业的深情热爱吗?当秋天到来的时刻,沉甸甸的大石榴,低垂着硕果累累的脑袋,没有一点儿的张扬和自傲,不正象征着我们这一代人对名利,对地位,对金钱的谦逊低调的追求吗?那紧密团抱的石榴籽,恰到好处的酸甜口感和丰富多味的营养,不正象征着我们这一代人酸甜苦辣、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吗?

  我们深知,历史是奔腾不息的,时代是交替更迭的。但我们坚信,我们的未来会更加美好,我们的事业会更加发展,我们的祖国会更加繁荣。这是因为,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更比前浪强。这是历史的规律。我们这代人都十分喜爱毛泽东主席的词《卜算子·咏梅》,我甚至把这首词背的滚瓜烂熟。“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但我更喜欢的还是后面的四句:“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后面这四句,不正从心底表达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追求、性格和信仰吗?

  我长期在经济部门工作,工作中也同文字打交道较多。在长期的工作学习中,在深入企业基层调研中,我常常可以得到许多人得不到的信息、资料,也常常有机会同许多特殊人物进行情感交流。在完成工作调研的同时,我也感觉到这些信息、资料和情感交流的宝贵。这些宝贵的“原材料”如不加以利用,实在是太可惜、太浪费了。于是我就利用业余时间,将这些在我心中有冲动欲望的“原材料”,加工成了一些报告文学作品。这些报告文学基本上反映的都是我们这代人生活、学习和事业奋斗的故事。这些报告文学从不同的侧面,真实地反映了我们这一代人对人生、对生活、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和真挚深情。这些报告文学先后发表在多种报章杂志上,承蒙读者和评委的厚爱,有些作品还获得了一些“奖”。

  多年来,周围的朋友曾多次建议我把这些散见于各种报章杂志的文学作品汇集成册,我羞愧于我的文字水平,始终不敢做这件事情。今年正值我和共和国70周年的生日,周围的朋友又催促这件事,他们还主动把我的作品收集起来送到了几家出版社。几家出版社的热情、鼓励和支持,特别是作家出版社的诚挚建议,终于使我下了结集出版的决心。

  历史终将成为过去。当我们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刻,最当紧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给历史留下了什么?回顾这70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当之无愧地说:我们给历史留下了一串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奋斗足迹!

  十分感谢王蒙老部长亲笔为本书题写的书名,十分感谢著名文艺评论家李炳银为本书撰写的具有专业水平的序言,他们的题字和序言为本书增色不少,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忐忑不安中出版的这本工作之余创作的报告文学集,算是我——共和国同龄人奉献给祖国和我们这代人生日的一个饱含深情的节日礼物吧!

 她在丛中笑

       ——序李寿生报告文学集

  李炳银

  和李寿生认识多年了。一是因为他在陕西工作了较长时间,视陕西为他的第二故乡,和我这个老陕有了“乡党”关系,在逢年过节时有过几次聚会;二是因为我们年龄相仿,属于同一代人,在很多问题上有相近相同的感受认识,是为相知;三是因为他在繁忙的化工部、国家经贸委和国资委工作之余,有浓郁的文学创作情结,我在担任《报告文学》主编的时候发表过他的作品,和我又是文友关系。因为有了这样几层关系,多年来,虽然平常各自在忙工作范围内的事,见面交集并不多,但彼此可都是将对方放在心里的!

  数日前,寿生来电话说,要将陆续抽空写的一些报告文学作品结集出版,希望我看看,可否写个小序言。对这样的事,我支持并不推辞写个短文的要求。“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朋友的喜事,能够躬逢其盛,乃一快事矣!

  在书中,寿生写了《石榴花儿红》的自序。这篇序文虽短,但内容非常真诚丰富,具有很浓的社会人生沧桑感。作者简洁地回顾和抒发了如今年近70岁,时常被人们统称为“老三届”的这一代人的幸与不幸、艰辛与牺牲、失去与收获、坎坷与贡献等丰富内容。这些看法是可以引起一代人的共鸣。人活到世间,很难做到“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的,总会有各样的涉及与纠缠,孑然一身度此生,只是一个美好的向往!但历史总会有公平的评价。不管这一代人曾经有过幼稚和过错,有过不幸和牺牲,但事实是,在这些人成为中坚的时候,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脚步为社会奉献了特殊作用和力量。可以说,中国的今天,如果没有这一代人的存在和作为,现实的所有存在都是不可想象的。这就是一代人的经历和一个国家历史无法分割的现实。历史就是历史,无法假设和重写。李寿生的感慨感受,不是哀叹,是站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转折关口的沉思与评鉴。

  李寿生的本职工作,我了解的很少。但他一定是个尽职并很有才干作为的人。否则,如何可以自陕西到北京,从基层到中枢,由干部到领导。单从收集到这里的几篇报告文学作品看,李寿生也是个不凡的人。化工业务,那是与文学作品存在着很大距离的领域,但李寿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采访、感受和表达,将二者统一起来,这很不容易。在认真地阅读了这些报告文学作品后,我甚至有点吃惊,学理工的李寿生,他在运用报告文学这样的特殊表达手段时,也能够将诸如人、文学、化学、时代、社会、国家、精神、情感等很多的内容成分作很好的分解融合,最后以个性的作品呈现出来。像《迟到的大学生》,作品描述阎薇芬宁愿忍受着很多生活艰难,后来还有经历丈夫患癌症手术化疗病逝这样巨大的不幸灾祸,坚持考学读书,最后以常人难以承受的意志力出色完成学业的故事,就非常令人震撼和深思。作品成功的地方,在于作者深知阎薇芬之所以坚决并甘愿付出这一切沉重困苦的内心动力,是因为非常珍惜此前因为社会动荡而丧失的进大学求学的理想愿望和追求精神。人物对被阴晦的岁月伤害和世事损毁的人生与事业梦想的不弃性格,被作者用真实动人的人物行动故事诠释得十分成功。这样带有悲壮故事的书写,让阎薇芬顽强的性格和坚毅的精神追求在与社会历史环境的冲突中得到了很好的凸显,令人沉思和感动。作品篇幅虽小,可内容密实丰富,存在很强的感染力量。其实,在《“MBA”的神圣殿堂》里,也有类似的主题因素。一些已经是厂长、高工或管理骨干的人,之所以宁愿肩负着重压、忍受着周围人们的误解,业余攻读学业,除了实现自己人生事业的更高理想,对国家有更大的担当,不也是对此前失落机会的纠正和填补吗!这些作品,围绕人物的真实人生和精神内容而展开故事叙述,将对人物心灵和精神意志性格的表现置于中心,没有陷入很多作家重故事而忽略人物的泥潭,是得了文学创作真谛的作为。

  《“将军”与鞋王》《冠军手中的“秘密武器”》以及《澎湃东方》这几篇,作品题材接触的是化工系统的人物和故事,作品里像青岛双星集团老总汪海、天津橡胶工业研究所科技人员李树洲、领舞全球MDI的烟台万华集团的丁建生与廖增太等人,在企业发展和产品研制过程中的曲折传奇成功情形,读来令人振奋和别有趣味感受。汪海在美国脱鞋举在手上解除记者疑惑的情形;李树洲颇费心思研制出“729”乒乓球拍胶皮,力助郗恩庭战胜强劲对手,夺得世界冠军为国争光的情形;万华人不屈服压力在全球市场领舞的奋进情景等,都很激情地书写了人物的意志力量和智慧决断,以及对事业、对国家的使命担当情怀,有惊喜动魄的故事,也有深入的人物精神情感展示。读来令人振奋、钦佩和对其产生敬意。

  而像《放歌“神六”》《九天揽月壮歌行》《渤海湾畔的丰碑》《山花烂漫未必总在春天》这几篇,更是在重大的题材对象和国家化工发展历史的进程中,在对人物事业曲折的回望中,展现了国家科技进步的辉煌成果,追踪记录了化工领域、体育战线前辈人物的国家精神和奋斗身影,为人们展开了更加阔大和激动人心的场景。这些作品,很充分地体现了李寿生在理解和运用报告文学这种特殊文体过程中的从容和灵智特点。对于像“神六”“探月”这样很能体现国家性格和科技实力的事件对象,李寿生作为一个“局外人”、非专业作家,却积极走近,热情参与表达,动情地传递其中曲折传奇,又在很多地方表现出航天人的理想坚持、使命担当、智慧研发创新、赶超世界前沿等性格和精神的精彩动人故事,很使我意外和尊敬。而在《渤海湾畔的丰碑》里,李寿生又在探析历史,在真实客观的历史事实和进程改变中,深情地对范旭东、侯德榜、李佐华等化工前辈的国家精神、职业奉献、高尚人格、专业智慧等进行了精简的叙述。这一切,无不表现着作者的价值取向和写作态度,也同时使自己的报告文学,在“经世致用”中焕发出生命和力量。

  自然,李寿生业余写作的这些作品,虽然很有个性价值,但毕竟数量还少。我们不能够向一个业余作家要求得太多。但是,这样创作的经历对李寿生非常重要。如果说此前他因为本职公务繁忙,难以在文学创作上投入更多时间的话,那么在退休之后,文学创作或许可以成为他的又一个事业选项,使自己的人生再开辟出一个自由广阔的天地。

  祝贺李寿生著作出版!

  祝我的乡党、相知、文友李寿生兄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作者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会长)

  ※ 作品简介 ※

  《迟到的大学生》

  工厂干部阎薇芬忍受生活的艰辛,经历丈夫病逝的不幸灾祸,坚持考学读书,最后以超常的意志力出色完成学业。

  《“MBA”的神圣殿堂》

  上世纪90年代,来自大中型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合资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的学员们,肩负重压、忍受误解,在业余刻苦攻读学业,从西安交通大学首届“MBA”班毕业。

  《“将军”与鞋王》

  青岛双星集团公司总裁汪海,在市场这个“战场”上拼力搏杀、冲破枷锁、勇攀高峰,创造了一个个传奇。

  《冠军手中的“秘密武器”》

  天津橡胶研究所临危受命,研发国家急需产品“729”乒乓球拍,从筚路蓝缕到始创辉煌,从维护知识产权到再上台阶,谱写了一曲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的奋斗之歌。

  《山花烂漫未必总在春天》

  记录了乒坛名将郗恩庭几十年职业生涯的人生感悟,以及他战胜强劲对手,夺得世界冠军为国争光的事迹。

  《放歌“神六”》

  对“神六”试验的日日夜夜、曲曲折折、艰辛喜悦进行白描式介绍,记录了“神六”发射成功背后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一个个默默奉献的航天人。

  《九天揽月壮歌行》

  讲述“嫦娥一号”卫星在中国航天人的孜孜以求、精益求精中奔向月球的故事,从多个细节展现了“永不停步、永攀高峰、永保成功、永创一流”的航天精神。

  《澎湃东方》

  记录领舞全球MDI市场的烟台万华集团丁建生、廖增太等领头人,在企业发展和产品研制过程中的曲折经历,以及万华实现三次创业、二次腾飞的历程。

  《渤海湾畔的丰碑》

  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叉点上,对范旭东、侯德榜、李佐华等化工前辈的国家精神、职业奉献、高尚人格、专业智慧进行精简叙述,颂扬了他们百折不挠、实业报国的精神。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