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找钾”,他走了“三个两万五千里长征”
发布时间:2023-02-28 来源:中国科学家     分享到:


      提起我国西部地区大大小小的盐湖,也许没人比他更熟悉、更有感情了。他生长在福建漳州,求学于江南古都南京,却将大半生挥洒在祖国大西北的沙漠戈壁中,只为两个字——“盐湖”。他就是郑绵平,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盐湖学家和矿床学家,常年工作在条件艰苦的高原地区,凭着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执着,被地质界同行誉为“拼命三郎”。治学半个多世纪,行程七万五千里。郑绵平为我国钾盐、硼矿、卤水锂矿的发现、勘探与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

郑绵平.jpg

2005年,郑绵平在西藏考察 来源:院士馆

     1956年,郑绵平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他怀揣报国梦想,在志愿书上写下“服从组织分配”,“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艰苦边疆去”。

       毕业后仅4天,他就如愿作为盐湖普查组的成员,前往青海柴达木盆地探查地质情况,从此开启了他盐类矿产研究的科研人生。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他科学考察的足迹遍及青海、西藏、新疆、内蒙古,成了一位不折不扣的“老高原”。

      钾盐是工农业生产所需的重要矿产。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对钾肥的需求量极大。但由于地质构造的特殊性,我国盐盆地普遍具有破碎、埋深和变形的特点,很不利于钾盐矿的形成。“缺钾”严重掣肘相关产业的发展,探寻钾矿便成为当时迫在眉睫的事情。

      1957年,中国科学院成立柴达木盐湖科学调查队,郑绵平随队第二次来到了这片高原型盆地。这次考察中,初出茅庐的郑绵平第一个在察尔汗盐湖发现了钾盐矿物——新沉积的光卤石。随后,他和同事们进行了涵盖全湖的钻探和坑探,最终圈定了120平方千米范围内断续分布的老光卤石,以及遍及察尔汗盐湖的富钾卤水。他们还估算出该盐湖卤水的氯化钾含量达到了惊人的1.508亿吨,这一结果也被之后的调查队所证实。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发现使中国从此告别了无钾盐矿床时代。

     1958年,曹兆汉等人发明出用光卤石加淡水分解生产氯化钾的简便方法,帮助当地土法上马,当年便成功生产数百吨钾盐,为我国化肥生产解了燃眉之急,为改变我国严重缺钾的局面奠定了良好基础。

      郑绵平认为中国地质条件复杂,一味套用外国的找矿模式是不可取的,必须从中国地质的实际出发来解决问题。他坚持地质科研与地质调查相结合,长期工作在雪域高原的艰苦环境中,乐此不疲。

       尽管察尔汗盐湖钾盐储量丰富,但是随着经济发展,钾盐需求量增长很快,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仍然“严重缺钾”。经过慎重思考,郑绵平提出探险罗布泊。他预测,在罗布泊那一望无际的沙漠和戈壁滩下面,很可能蕴藏着丰富的钾盐。郑绵平三次带队深入素有“死亡之海”之称的新疆罗布泊腹地考察,并首次在那里发现了钾盐矿物。

      郑绵平曾十多次率队进藏考察,发现西藏高原腹地的扎布耶盐湖含有锂、硼等多种重要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超过千亿元,是个名副其实的“用斗量金的金湖”。他还曾率队深入中国最后一个高原无人区“藏北高原无人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他心里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一定要由中国人自己完成对最后一个无人区的考察。”

      除了在地质调查方面取得突破,在地质科研方面,郑绵平首先提出了“太阳池积热成锂技术”,为扎布耶提锂项目提供了主要的理论依据;创立了综合性交叉学科——盐湖学,为盐湖的发展研究与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盐湖研究生涯当中,郑绵平考察了上百个大大小小的盐湖,行程相当于三个“两万五千里长征”。历经磨砺的郑绵平也逐渐从一个青涩的地质专业毕业生,成长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大奖,引领我国盐湖产业科研发展的中流砥柱。


郑绵平-1.png

1997年,摄于北京国土资源部地质矿床所 

摄影师:侯艺兵 来源:院士馆

       郑绵平曾说:“地质工作意味着奉献,奉献崇高的价值是人民的需要、祖国大好河山的需要,这是我们最佳的选择。”如今,年近90的郑绵平仍奔走在工作第一线,致力于盐湖学与盐体系的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仍然在为解决国家急缺的钾资源需求和发挥锂硼盐类资源优势而到处奔走……


分割图片.jpg

联图二维码 (6)_副本.png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