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刚故事“钛”传奇
发布时间:2021-01-04 来源:未知     分享到:

许刚故事钛传奇.png

龙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许刚。
(焦作日报资料照片)

革故鼎新,适造英才。

时势是英雄的摇篮,改革开放让他们有了施展抱负的难逢良机。

沧海桑田,大浪淘沙。

英雄是击水弄潮的舵手,狂风巨浪让他们练就坚韧不拔的毅力。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一个叫许刚的汉子逢时而为,踏着潮流,逐浪时代,脱颖而出!

许刚,龙蟒佰利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企业家为大,这是市委、市政府“1020”大企业集团培育的初心。而许刚,是我市近年来风起云涌的企业家队伍中的优秀代表。

长昭昭企业兴!企业家就是船长!

数次破釜沉舟的生死抉择,数次大开大合的重组并购,数次高瞻远瞩的合纵连横。

笑看今日,一个“磺窑小舟”,已然打造成“百亿级”化工巨轮,巍然矗立于灵山秀水的怀川大地。

坚持本心,百折不挠;企业展姿,产品卓越。

许刚的“钛”传奇,“锆”诉我们一个企业腾飞的故事。

  


(一)留住曾经的记忆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所有传奇的发端,都有一段曲折的畴昔。

上世纪50年代,太行山南麓的土窑之中,刺鼻的硫磺味弥漫在山峦上空。

工人用近乎原始的方式开矿炼磺,他们每人每天采矿几十公斤,制成硫磺,挑担叫卖。

如此古老的生产方式,可以追溯到1948年。

中站区西冯封村大地主刘九拾涉足炼磺生产,由此拉开焦作炼磺的历史帷幕。东磺窑和西磺窑在土改后虽然归属集体所有,但是采矿技术依然停留在原始阶段。

老百姓眼里的“小磺窑”,却是焦作当时这座新解放城市名头很大的“硫磺矿”。“市第二硫磺矿”“市第三硫磺厂”等,后来几经转换合并,到1975年,以焦作市化工总厂之名划为国企。

据此,几家小厂“化学反应”后,终于有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平台。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此时家贫的许刚,还是一名十二三岁的少年,因其聪明伶俐,非常讨人喜欢。

“婉兮娈兮,总角丱兮。”乡邻指点,孩童可教,日后必成大器。

此后岁月淬炼,这个青年走进南开大学,开始与化工结缘,以自己的大格局、大智慧、大作为,让化工总厂这个焦作人熟知的“老字号”,发生了翻天覆地慨而慷的改变。

许刚与化工总厂的结缘,先苦后甜。

1982年,许刚从市化工技校毕业,进入市化工总厂机修车间,当了一名钳工。

钳工,好工种,这可是40年前多少学徒羡慕的工种啊!

但令人意外的是,许刚并不感兴趣。

“那时工友们夸我心灵手巧,学啥会啥。其实,那只是本分。我当时思考的是,怎样离开这个岗位。为啥?没有原因,就是觉得这不是我人生的终极理想。”

许刚是坦诚的。

于是,他选择到南开大学脱产进修经济管理专业。这个选择开启了他真正的人生之路。

知识相对于经济就是“聚宝盆”,他如海绵汲水,欲罢不能,直至拿到硕士研究生文凭。

他回到化工总厂,又从车间开始,然后到团委,从团委到技术部,从技术部到经营部……一路走来,企业路径已经烂熟于心。

这个追风小伙胸有大志,他盯上了高附加值的锆、铝制品。

许刚立下誓愿:拿下“全国第一”,冲击“亚洲第一”,争取立足世界前列。

一段凤凰涅槃的传奇,就此悄然萌生。



(二)在抉择中找到自己

1998年的市化工总厂,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迎来了初步精彩,锆、铝制品生产技术和单厂规模处于国内同行业前列,逐步发展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硫酸铝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大的锆盐产品基地。

产品质量傲视行业同类,七大产品五种省优部优。

企业火红之时,许刚心中反而隐隐有了忧虑。

何忧之有?

“一是体制之忧。”许刚回忆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化工总厂的原有国有体制已经牢牢束缚了企业的发展,产品不成规模,企业时有亏损,最好年景收入不足8000万元,利润仅有区区几十万元。

外表光鲜,徒有其名。

此时的化工总厂,“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面对愈加惨烈的市场竞争,一个巨浪,这个漂流在化工之海的旗舰,就可能遭遇灭顶之灾。


“二是产品抉择之忧。”

许刚说,伴随着市场大潮的洗礼,化工总厂原本的主导产品硫酸铝和锆盐产品陷入瓶颈之中,几乎没有做大的可能,也没有太大的利润空间。以硫酸铝为例,当年每吨产品价格500元,单是运输到上海的运费,就需要300元。而锆盐产能虽贵为世界第一,但作为基础化工原料,已触摸到市场的天花板,发展空间有限。市场远景广阔的钛白粉,则由于产能太小,在化工总厂处于尴尬的停产、半停产地位。

六十年风云激荡,六十年持续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决定性的抉择。

1998年,改制就是历史的抉择。

变则通,通则久。

变通的过程,是企业不得不承受的改制之痛。


(三)大破大立书愿景

企业的发展过程,就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其经营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咬定发展之途,否定自我,超越自我,使企业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断优化升级。

此时,刚刚35岁的许刚以非同一般的魄力,带领化工总厂走上了股份合作制改造的道路。

国企制改股份制,在职工的惴惴不安和期待中相携而行。

1998年6月,化工总厂严格按照有关程序通过股权转并,由原来2400名员工变成了1731位股东,组建了焦作市雪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由国有企业向股份制企业的转变。

改制的阵痛,一度让时值盛年的许刚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的确是诚惶诚恐。”许多年之后,回忆起当年改制的“生死抉择”,许刚依然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当年只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砍,一个是干!”龙蟒佰利联董事杨民乐说。

为了这两个关键词,许刚组织召开了一次“遵义会议”,讨论的是“红军北上还是南下”的问题。最后大家形成一个共识,就是大破大立,确定企业的产品发展方向。


许刚在会上说,企业中啥最大?

市场。

市场靠啥占领?

产品。


许刚果断决策,站在发展的高度上,实施产品战略,选准钛白粉这一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产品勇往直前。

认准了一件事,就必须要干好。干得讲科学,不能盲目干,不能胡干,更不能蛮干。

明确了目标和方向的许刚,在职工疑虑中,以市场需求为准则,对着化工总厂曾经的“辉煌成绩单”下手了。

砍!再心痛也必须砍!

对于市场预期不好的硫酸铝、磷肥等产品,虽然有着不少名头,但必须砍掉,一年砍一到两种,三年砍完。

干!就要说了算,就要定了干!对于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锆、钛产品,迅速确定主业,明确目标,大干快上。


自此开始,锆与钛开始初露头角。

干至今日,龙蟒佰利联旗下的两大上市公司龙蟒佰利联和东方锆业,已经成为钛白粉和锆盐的业界龙头。


在许刚大破大立战略的背后,对于硫酸铝产品已经产生依赖的很多化总人,也萌生了不少对改制的抵触。他们忧心的是,未来,锆与钛真的能够书写传奇吗?

许刚胸有大志,只要站在发展的高度,创新主导,真干巧干,传奇,不会太远。

  


(四)凤凰涅槃求新生


“1998年的第一次改制,其实并不彻底。”  

时至今日,许刚对此依然有着清醒的认识。  

初次改制虽然完成了体制与产权的转变,但股份合作制与生俱来的弊端,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弊端何在?股权分散,影响了决策层和管理者的思维方式;董事会和经理层的高度重叠,不利于董事会决议的执行和监督;股东在分红方面存在狭隘的利益思想,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与此同时,老国有企业遗留下来的机构冗繁、人心不稳、发展包袱重等一系列问题,几乎成为尾大不掉的负担。  

企业一度陷入前所未有的迷惑和挑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此时的许刚是清醒的,他已经做好了与老机制一刀两断的打算。  

许刚说,这个打算的实质,其实就是立足企业长远利益,敢于否定,善于超越。  

这一超越不仅使国家得利、职工受益,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将来的大步快跑打下了坚实基础。  

许刚大刀阔斧的改革,一举成为当年焦作乃至河南省工业企业改制的样板。

  

2001年,原焦作雪莲化工公司经股东代表大会决议,一致决定由河南银泰投资公司、北京东方博雅投资公司等7个法人为发起人,共同组建河南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将企业由股份合作制改造为规范的股份制企业,目的是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适应市场。

  

成功完成二次改制的化工总厂,建立了更加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吹响了纵深发展的号角。  

在许刚的亲力亲为之下,改制后的佰利联对各种弊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干部人事制度上,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将中层干部由76名精简至58名,将机关科室由22个合并为8部1室;在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上,实行全员公开竞聘上岗,并实行量化考核,年末按比例末位减薪淘汰;在分配制度改革上,先后推行了吨工资含量包干和吨工资效益成本包干。

  

通过兼并重组,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佰利联于2000年7月出资200万元购并市中州碳素厂,在为其输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后,购并当月,中州碳素厂即遏制亏损,3个月后开始赢利。  

更让人惊奇的是,投资3000万元的碳素厂异地搬迁改造,佰利联仅历时6个月即告成功,在员工人数由960人精简为300人的情况下,生产能力反而提高了3倍。  

精干主体、剥离辅助。许刚先后将职工子弟学校、汽车队、医院、幼儿园等后勤服务部门推向社会,使之与市场完全接轨。这一改革,不仅分离出100多名后勤人员,而且每年减少补贴资金近600万元。  

“2002年,河南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才是企业改制成功的标志性事件。”许刚说。  

而与改制成功同样堪称标志性事件的,是钛白行业在市场中的异军突起。  

许刚在当年的生死抉择之中,押中了市场之宝。

  


(五)钛白粉成就业界“黑马”


时常会在思考中睡去,时常会一个机灵醒来,运转中的大脑是没有生物钟的,许刚已经习惯于随时操盘。  

对于锲而不舍,许刚有自己的见解。  

他说:“下功夫,未必能干好;而不下功夫,则一定干不好。”  

龙蟒佰利联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裁和奔流说,许刚是真正把企业当作自己家来经营的。  

这些年来,许刚没有星期天、节假日的概念。  

出差在外不说,但凡在焦作,非特别之事,许刚进厂的第一要务是直奔生产现场、项目工地,先解决一线事,再进办公室处理其他公务。

 为啥?他要为企业负责,为员工负责。  

那是2000年,钛白粉市场已呈供不应求之势。但正在改制之中的佰利联,面临着投资1亿元的钛白粉技改工程无法达产达标的尴尬。  

当年选择放弃硫酸铝,选择钛白粉,是许刚最后拍的板。谁知钛白粉技改遇到了问题。  

怎么办?“自降身份”、下沉一线。一个字:干。  

许刚自降数级,以钛白粉分厂的“段长助理”身份坚守一线,现场解决技术和工艺难题。

在他的示范引领之下,机关干部主动深入条件艰苦的工段换位思考,员工主动为企业分忧解难,心甘情愿地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

  

全厂攻坚战,不到一个月时间,钛白粉的日产量由原来的14吨提升至20吨。  

这是他们依托钛白粉,创造的新奇迹。  

数年之后,许刚“自降身份”、下沉一线的事情再一次上演。  

2004年,投资过亿元的年产3万吨金红石钛白粉项目竣工。然而,这个企业翘首企盼的项目难以达标达产。对此,许刚看在眼里,急在心间。

  

咋办?  

许刚亲自担任分公司总经理,立下军令状:3个月内项目不能达标达产,自动辞去董事长职务。  

许刚24小时吃住在厂,每天早6时、晚10时雷打不动,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巡视各工艺流程,现场解决工艺技术难题。  

就在这个关键时期,就在一个个技术攻关的节点,许刚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父亲突然走失。  

全家四处寻人,许刚却分身无术,他只能选择坚守项目工地。  

许刚说,那是表面镇静中揪心的痛。  

当家人找到老人家时,他已经在焦作火车站准备去云游世界了。  

事情有惊无险地过去了,如果老人家上了火车呢?  

就是这样,许刚这位把企业看得比家还重的人,带领一帮“不要命”“不要家”的人,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苦干、实干、巧干,钛白粉项目顺利达标达产。  

连续的“奇迹”,引燃了佰利联的“钛白风暴”:不到10年,佰利联的钛白粉产能由当初的年产1000吨提升到3000吨、5000吨,并快速发展为7万吨。  

海关总署当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佰利联钛白粉出口量已稳居全国第一,被业界称为“钛白行业的一匹黑马”。  

天有不测风云。

  

就在佰利联钛白粉崛起的关键之年,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钛白粉市场和销量也遭遇到了冲击。

进,还是退?  

公司董事、高级顾问常以立说,在许刚的眼中,危机就是机遇。  

这话说对了。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旋涡之中,善于逆向思维的许刚危中瞅机会,抓住金融危机中项目建设成本相对较低时机,顺势膨胀规模。

  

守得云开见月明。

  

一系列的技改扩建,一连串的运筹帷幄,企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佰利联钛白粉产能短时间内发展为8万吨、12万吨、15万吨……  

当金融危机的“危”字远离,机会便属于佰利联。  

2010年年初,佰利联三期钛白粉扩产项目投产,正好迎来了中国钛白粉历史上需求持续紧俏时间最长、国内外价格不断攀升的黄金时期,公司钛白粉出口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硬是让一匹“黑马”长久停留在了领跑的“冠军C位”。


(六)用上市盘活资金链


资本市场,风起云涌,机会不会一直都有,一闪念的犹豫,就可能错失良机。  

发现机会,就要有狼一样的嗅觉,紧紧咬住不放。  

许刚对于化工市场的灵敏嗅觉和他不懈坚守的破局,才是“黑马”跑出“冠军C位”的根本。  

自2002年起,许刚心中便定下了上市的梦想。  

唯有上市,方能盘活企业发展的融资困境,方能让企业融入资本市场的汪洋大海,方能让佰利联真正成为一艘“化工巨轮”。

  

如何上市?

  

在许刚眼里,产品的完美,才是成功上市的最强“资本”。  

在冲向资本市场的蜀道之上,产品的技术升级才是破局的“密钥”。这个“密钥”既能强健企业的筋骨,又能增加上市的“资本”,可谓两全其美。  

破局的核心,当然还是“时代皇冠”钛白粉。  

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就开始探索钛白粉生产了,历经30多年,刚刚张开“钱口袋”,就遇到环保制约,因为钛白粉生产所采取的硫酸法生产工艺污染,成为行业“硬伤”。  

市场急需,工艺落后。生产方式成为埋在行业“黄金时代”里的深水炸弹。  

自2005年起,硫酸法钛白粉先后被国家列入产业结构调整的限制类目录、进口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国家不鼓励硫酸法钛白生产,全行业面临着极大的环保压力。

  

而佰利联所采用的传统硫酸法技术和工艺,是“三废”排放量大、产品品质低的落后技术。  

对市场及其敏感的许刚从2004年起,就对传统硫酸法进行改造。  

历经8年的探索和创新,佰利联采取多产品联产及30余项具体的技术创新,最终取得成功。  

2011年企业上市前夕,佰利联自主研发出的“硫铁钛联产法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叩响了技术升级的大门,也为公司的上市送上了一份厚礼。  

2011年7月15日,佰利联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A股代码002601。这是企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此公司步入发展新纪元。  

许刚说,自此之后,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佰利联年均项目投资均在30亿元至50亿元,企业步入高速发展期。  

企业上市以来,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强力推动和支持下,依靠核心前沿的技术研发实力、缜密完善的钛白产业链以及科学优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领跑国内高端精细化工市场,快速向国际一流的钛白粉制造企业奋勇前进。  

企业上市不足一年,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环境学会专家组鉴定:佰利联研发出的硫铁钛联产法钛白粉清洁生产工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国内首家研发出这一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的企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懿不吝溢美之词:“该技术为中国硫酸法钛白粉产业破解环保困局、实现产业健康发展开辟了一条创新之路。”

  

此举也掀起了佰利联发展史上产业升级的一场巨大变革,使其实现了硫酸、钛白粉、一水硫酸亚铁、氧化铁黑、氧化钪联产的技术集成,即实现了多项联产技术的集成创新,达到了废物、副产物综合利用和余热利用及废水循环套用的目的,彻底改变了传统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工艺消耗高、污染重、产品质量差的状况。



(七)合纵连横拓疆土


2015年,这是企业上市的第五个年头,也是企业欣欣向荣的一年。  

上市之后的佰利联,在内引外联上频频出招。  

引进吸收国外TR52技术,升级硫酸法钛白工艺。又斥资1000万美元,收购了国际巨头亨斯迈公司TR52高档油墨专用级钛白粉技术及业务,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对硫酸法钛白粉生产系统进行改进升级,提高钛白粉在高档油墨中的应用性能,丰富了企业产品种类。

  

公司内部不断完善资本回报机制,实施了一系列现金分红、员工持股计划等股权激励福利性工作,大大提升了广大股东和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当时的焦作,以佰利联的企业发展为样板。  

而许刚仍然一刻也不敢懈怠。

  

那年年底,许刚从成都双流机场转机广州白云机场,就在廊桥上,他毫无征兆地倒下了。  

无知觉地朝前倒下,面部着地,鼻梁骨折,满脸是血。

  

众人呼唤,120抢救。

  

清醒过来的许刚说话还不利索,他摆摆手,示意自己不要紧。  

许刚莫名其妙地摔倒,陪同许刚在四川出差的龙蟒佰利联董事、财务总监申庆飞分析缘由。  

登机前,他们刚刚结束谈判。

  

那是一场异常艰苦的谈判,整整谈了7天,急火攻心。 

那是一次极其重要的谈判,谈判艰苦,结局美好。

这场谈判很有名气,被业界称为“蛇吞象”的并购。

  

时年的佰利联钛白粉产能是20万吨,而四川龙蟒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是30万吨,是当时国内钛白粉市场行业老大。  

在许刚的规划中,龙蟒与佰利联的强强合并完成之后,佰利联可利用四川龙蟒的矿产资源采选能力,将每吨钛白粉降低近千元成本,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而四川龙蟒通过佰利联所具备的产能,大大提高材料自给率,这在矿价不断拉高的背景下,降低了该公司的运营成本。

  

有志者,事竟成。

  

2016年9月19日,佰利联以7.62元/股的价格增发超13亿股,募集百亿元资金,其中90亿元收购了四川龙蟒100%股权。  

从此,公司更名为龙蟒佰利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掀开了我国钛白粉行业整合的大幕。  

此次收购合并,使得龙佰具备超过60万吨的钛白粉产能,占中国钛白粉产量的24%,顺利跻身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市场如战场,不见硝烟,却杀声一片,经过“炮火”洗礼,归来仍是少年。

  

许刚此次战场负伤,留下美妙的战略纪念。

  

此役之后,龙蟒佰利联通过不断重组加码,成为近年来豫股领域资本运作最频繁的公司之一。  

合纵连横,许刚激荡着这个行业的雄壮气魄:2014年,1000万美元收购了亨斯迈公司TR52业务;2015年,1918万元增资控股收购荣佳钪业;2016年,公司与浙江德清组建焦作佰利联合颜料有限公司;2019年,将新立钛业收编;当年11月,斥资8.7亿元收购了中国核工业集团持有的东方锆业15.66%股权;2020年8月,集团斥资6.44亿元,完成对甘肃金川集团海绵钛厂资产的收购,使钛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延伸巩固。  

许刚有一次出国,客户送他一把精致的纳米陶瓷刀,说原料就是佰利联生产的二氧化锆。

  

许刚把玩许久。“佰利联的产品经超微技术加工,利润成倍增长。做成新材料的附加值提升10倍以上,其延伸产品价格则更可观。如此好事,自己为何不干?”  

谋定而后动。在许刚主导之下,佰利联技术团队坚持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研发道路,先后突破纳米粉造粒、添加剂应用等技术瓶颈,产品的主要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储备、知识产权和客户群体。  

目前,佰利联麾下的维纳陶瓷已建成各种氯氧化锆磨介、氯氧化锆陶瓷结构件生产线,产品远销韩、日、美、英等国。  

合纵连横之后的龙蟒佰利联,钛锆同进,两翼齐飞的战略布局逐渐成为现实。  

许刚说,产业链布局依然大有空间。在并购重组频频出手的同时,龙蟒佰利联的项目技改也在扎实推进。  

坚持两条腿走路的龙蟒佰利联抢抓机遇,走出了一条以特色大项目、好项目为依托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许刚说,龙蟒佰利联的重组并购,彻底改变了国内外钛白粉行业的竞争格局,实现了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与国际巨头的直接竞争。  

重组并购并非是简单的加法,而是充满智慧的“创新式组合”,充满胆识的战略性改革。  

2020年1月9日,距离河南千里之外的云南楚雄州碧空如洗。

  

当天上午,龙蟒佰利联新立钛业公司复产竣工仪式正式举行。  

龙蟒佰利联突破了技术封锁,此时,已经形成30万吨的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整套技术工艺流程已经成熟。  

合纵连横本是外交、军事策略。合纵防强,连横攻弱,以此开疆拓土,无往不胜。现代许刚把古秦惠王“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的战略思想运用得炉火纯青。

  

许刚,帅才!


(八)敢教日月换新天

创新,本质在“新”,核心在“创”。

比阔苍穹,敢为人先。


对于龙蟒佰利联来说,每一次创新,都是脱胎换骨的精进。  

“干别人干过的事,只能叫重复。”许刚说。  

而唯有创新,才是企业屹立不倒的制胜法宝。

  

钛白粉在涂料、油墨、造纸、塑料橡胶、化纤、陶瓷等工业中有重要用途。  

它有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工艺,而氯化法是世界公认的最先进的钛白粉清洁生产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短、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好、环境污染小等特点,但此项技术被国外垄断。  

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钛白粉生产国,龙头企业龙蟒佰利联,主要采用的是硫酸法钛白粉工艺,还没有攻破氯化法工艺。  

2012年开始,佰利联通过上市募投资金,斥资1.04亿元,引进了氯化法钛白粉生产技术,通过勇于创新,实现了技术突破,在国内最先掌握了氯化法钛白技术的主动权。  

2014年,佰利联加大投资力度,又投资12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项目。  

但是,这次遇到了严峻考验。  

项目建成后,因技术、工艺、设备等问题,几经反复,一直开不了车。  

对此,连现场担任技术指导的德国专家也束手无策。  

项目砸进巨资,呆滞一天,就有数百万资金流失,许刚急得牙龈出血。  

巨大损失让企业上空布满乌云,众说纷纭。  

许刚再次立下军令状,干脆撇开德国专家,组织企业自己的工艺技术人员抠工艺,查设备,搞创新,经过3个月的日夜努力,奇迹出现了。庞大的洋机器在中国人手上试车成功。  

3个月的未知数,3个月的不懈气,3个月的同心结。  

德国专家说,许刚这帮中国人,我服。  

此一役获胜让许刚自信爆棚。

  

继续投资18亿元,上马年产2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项目,2019年5月建成投产。  

龙蟒佰利联开了中国大型沸腾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的先河,成为中国最大的全产业链氯化法生产基地。  

这一重大项目的建成投产,使龙蟒佰利联综合产能规模突破90万吨,一举成为全球第三大钛白粉生产商。  

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冠周这样评价:这是中国钛白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

  

在这项先进技术的引领下,龙蟒佰利联生产出高端塑料、色母用钛白粉和涂料用钛白粉等多种国际先进产品。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成功掌握氯化法技术的龙蟒佰利联,围绕绿色发展战略,持续开展创新项目研究,首创实施的“硫氯耦合”绿色制造技术,可谓横空出世。  

正如许刚所言,跟随战略,永远摸不着行业“天花板”,励志创新,就是要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干别人没干过的事。  

现在,利用“硫氯耦合”绿色制造技术,采用纵向垂直一体化和横向耦合协同的生产模式,他们拥有了从钛矿开采、精矿加工、钛渣冶炼、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钛白粉全流程生产工艺,从而使钛白行业硫酸法和氯化法两大工艺实现“耦合联产、共生共荣”。  

许刚说,这一工艺的出现,极大地减少了固废排放,在为国家环保作出贡献的同时,企业还实现了氯离子的循环利用。

  

两种工艺对原料和过程副产品蒸汽的集约使用,成为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优势。如果用数据说话,电石泥用量减少COD约75%,降低钛石膏排放量70%,减少排水40%~50%。  

硫氯耦合技术让龙蟒佰利联巩固了参与全球竞合的优势地位,毅然挺立于中国钛行业之首。  

龙蟒佰利联从60年峥嵘岁月中阔步走来,锆钛比翼齐飞的美好愿景正在逐渐变现。



(九)五年有新意 未来更精彩


201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的“五年大学习,五年大提升”,许刚一次都没有缺席。  

他追随着市委、市政府好学勤勉的脚步,走过成都,走过佛山,走过深圳,走过杭州。今年又走进了福建,在“学湖州晋江、促高质量发展”活动中,晋江人心无旁骛做好实业、一心一意做精主业的定力和“顽强拼搏,永不服输”的企业家精神,让许刚感慨万千。

  

对于许刚来说,许多年来,他一直执着走在敢创新、勇坚守、有情怀、善管理的康庄之路上,殚精竭虑把企业做强做优,为焦作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着龙佰人的辛勤汗水,书写着龙佰人的家国情怀。  

庚子疫情,龙蟒佰利联先后向焦作市红十字会、攀枝花市慈善会、绵竹市慈善会、南漳县红十字会、楚雄州红十字会捐赠500万元。向周边村等100余家单位捐赠口罩52800个、次氯酸钠6.124吨,折合资金14.05万元。公司686名党员、2819名非党员员工个人捐款18.91万元。

  

这一系列的爱心行动,就是“龙佰责任”的生动诠释。

  

如画美卷,辉映龙佰。  

透过画卷,龙蟒佰利联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辉煌跃然图中。  

许刚,以资本的力量撬动企业的发展,用绿色环保引领转型升级,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提升全球竞争力。  

这一路走来,许刚书写了“钛”的传奇,又谋划了锆钛两翼齐飞的美好未来;  

这一路走来,凝聚的是一代又一代人辛勤付出、艰苦创业的智慧和力量;  

这一路走来,彰显的是企业坚持不懈的创新和奉献精神;

  

这一路走来,传承的是企业永久不息的传统文化,沉淀的是许刚于坚守之中勇于创新,于创新之中坚定执着,于执着之中指挥若定的企业家精神。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

  

一艘英姿勃发的化工巨轮驶向蔚蓝大海。  

许刚说:“龙蟒佰利联已进入‘钛锆共生、绿色发展’的新阶段,初步构建起覆盖钛、锆、钒、铁、钴、钪等元素领域的高质量产业发展体系,向着钛、锆产业链深度整合及新材料研发与制造的大型化工企业集团迈出了坚实步伐。”  

展望未来,许刚信心满满。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经历无数考验之后,无论什么样的风雨,都无法阻挡龙蟒佰利联奔向美好未来的脚步。  

龙蟒佰利联可以炫一下富了。  

他们从1998年改制时的几千万元,至今已经增长100多倍,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14.20亿元。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仍然逆势突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8.98亿元,同比增长19.67%,上缴税金10.69亿元,仅为焦作就纳税3.05亿元。

  

许刚的锆钛两翼齐飞华章还要续写。

  

许刚说,未来三年,龙蟒佰利联将通过自建项目投资和资本市场拓展,总投资500亿元,重点拓展五大产业领域:钛锆化工板投资200亿元,钛锆金属板块投资100亿元,钛锆铁矿山开采板块投资100亿元,智能制造板块投资50亿元,清洁能源板块投资50亿元。其中,用于产业链优质项目建设的直接投资约300亿元,依靠资本市场进行投资、重组、兼并、收购国内外产业链企业的总投资约200亿元。力争通过上述投资建设,尽快将龙蟒佰利联打造成为千亿级产业企业,成为国内外行业翘楚,由现在的亚洲第一走向世界前列。  

龙蟒佰利联的发展成为奇迹,许刚制造了传奇。

  

什么是传奇?  

传奇是经历不同于常人,能力和智慧又高于常人。他的人生创造的是成就,他的活法有时代的缩影,他的价值带点神话色彩,他的言行对社会进步有一定的影响力。  

所有这一切,在许刚身上都有体现。  

许刚拥有“锆”!故事“钛”传奇!


 怀川很骄傲!有你很光彩!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