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酸钙行业行业现状、发展形势分析
发布时间:2016-05-27 来源:未知     分享到:
一、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碳酸钙资源丰富,目前中国碳酸钙年产量仅次于美国,占世界第二位,碳酸钙行业正在由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迈进。 1、行业发展总体情况 我国碳酸钙从1931年开始生产到现在已有8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碳酸钙行业迅速发展,截止目前,全国共有轻质碳酸钙生产企业450余家,总产量1000万吨,轻重钙合计达3000万吨,企业遍布广东、广西、河北、浙江等28个省市,现已形成河北井陉、江西永丰、浙江建德、广东连州、河南南召等五大生产基地。近年来钙产品的功能化、系列化、专用化发展步伐加快,重钙产品开发突飞猛进,年产量达到2000万吨。 纳米钙产品产量逐年增加,据统计,全国纳米钙产能高达150万吨,实际产量已达70万吨,产品精细化率达22%,基本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各种功能的改性钙、专用钙、各种晶型的碳酸钙、粒度分布较窄的碳酸钙产品大量涌现,这些新品种填补了国内空白,初步形成了产品系列化、专业化、功能化发展的新格局。 2、行业竞争格局   长期以来,我国碳酸钙行业发展偏重于轻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行业整体市场竞争较为充分,企业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广西、广东和河北等省份,大部分行业内企业相比国外领先企业来说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市场集中度不高。   目前我国生产的碳酸钙产品的分散度较大,性能稳定性差,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每年仍需进口十几万吨。国外纳米级超细碳酸钙己形成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我们所采用燃料主要是煤,而国外,既有用煤作燃料,也有用油和用气。最高品质的纳米碳酸钙多是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   目前规模较大的跨国公司主要有美国矿物技术集团、Omya(欧米亚)、英格瓷、邱博等,国外企业依靠强大的研发能力、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精良的仪器、良好的品牌信誉,占据了国内大部分高端市场,价格普遍比国产同类产品高1-3倍。近年来国内企业综合竞争实力持续提升,一批实力较强的本土企业也相继涌现,低端、中低端、中端产品市场几乎全部被国内企业占领,中高端产品市场份额也明显提升,高端产品市场正逐步打破外资企业或其在华企业的垄断局面。广西华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桂林金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兰花华明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广东恩平纳米碳酸钙生产基地等优势企业,在产品的质量水平和性价比方面与国际品牌的差距也日益缩小,甚至在部分领域逐渐替代了国际品牌。 3、行业科技创新 各种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碳酸钙生产不仅实现了自动化,而且逐步实现了智能化。石灰消化、烘干工艺不断改进,碳化工艺从单一的高塔鼓泡碳化、低塔鼓泡碳化发展到现在的大直径高塔碳化,列管碳化、搅拌碳化、喷雾碳化、超重力碳化以及非冷冻式碳化。从工艺装备上看,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部分工段改变了人工操作的现状,地炕烘干、池式化灰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新型盘式、滚筒列管干燥设备,笼式、槽式、消化装置,窑气净化设备。从石灰煅烧到产品包装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规模型企业实现了自动化、煅烧工艺实现了智能化,大大改善了操作环境,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一大批节能技术和设备在行业得到应用:刮刀离心机的应用使滤饼含水量由原来的33%降到现在28%,新式烘干工艺设备的应用使吨产品煤耗降低到80公斤以内,干燥用煤平均80~100公斤,石灰石资源消耗平均1450公斤。煅烧煤耗平均达到130-135公斤,电耗平均吨产品下降25度。 4、主要生产企业   我国轻质碳酸钙生产企业发展遍布全国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全国共计有企业500余家,其中纳米碳酸钙生产企业40余家,总设计产量达150万吨。国内大型公司有:广西华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兰花华明纳米材料有限公司等。 主要碳酸钙生产企业统计 1 广西华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15 常山县雪字碳酸钙有限公司 2 山西兰花华明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16 晋城市白马化工厂 3 广西桂林金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17 常山县龙山碳酸钙有限公司 4 广平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18 都江堰市云艺钙业有限责任公司 5 嘉维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19 河北华博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6 佳大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20 河北陆德化工有限公司 7 常州市碳酸钙有限公司 21 井陉县华茂钙业有限公司 8 福建东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2 石家庄市三兴有限公司 9 都江堰钙品股份有限公司 23 如皋市中如化工有限公司 10 南召鑫泰钙业有限公司 24 淄博锦川洪峰化工有限公司 11 井陉县呈龙钙业有限公司 25 石家庄市苍山钙业有限公司 12 连州市裕丰钙业科技有限公司 26 唐山天盈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13 井陉县京华钙业有限公司 27 当阳市长坂坡钙品有限责公司 14 井陉县华北碳酸钙有限公司 28 焦作市巡返无机化工厂 二、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品结构不合理,附加值低 目前我国碳酸钙生产企业所产产品多为中低档的碳酸钙产品,产品结构单一,同质化、低质化现象严重,高端精细化、功能化产品严重缺乏,应用开发相对滞后。低档碳酸钙产品和高档碳酸钙产品的价格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高端市场基本被外国企业或其在华工厂所垄断。 2、产业集中度低、数量多规模小、竞争激烈 与发达国家比,国内碳酸钙产业集中度很低,企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存在企业数量多、平均产能过小、污染源过多的问题。目前我国碳酸钙总产能和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企业平均规模却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我国碳酸钙行业年产规模约3000万吨,生产企业近1000多家,小型生产规模能力企业私营企业众多,竞争相对激烈。而资金充裕、实力较强的大中型碳酸钙企业可改进碳酸钙深加工工艺、进行设备更新,可生产多系列的中高端碳酸钙粉。小型碳酸钙企业或资金实力不强的企业因缺乏技术力量和资金,生产设备落后,产品多以初级产品为主,在将来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3、技术研发水平偏低,产品档次低 我国企业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自主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不强,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除个别企业生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纳米碳酸钙外,绝大多数企业主要生产普通轻质碳酸钙,处在价值链的最下游,资源消耗大,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欧美日本发达国家碳酸钙加工工艺和技术体现了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节能的现代化生产特点(国外已实现无人工厂)。国外发达国家企业矿产资源开采及综合利用、超前的产品研发能力、开辟国际市场的能力及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水平是我国碳酸钙生产企业所不及的。 三、行业发展的机遇 1、国内外需求不断扩大 从市场需求来看,目前碳酸钙广泛应用于造纸、塑料、涂料、橡胶、油墨、化学建材、粘接剂和密封材料、饲料、日化、食品、药品等诸多领域。近年来,这些行业在中国均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随着技术的进步,碳酸钙新用途、应用新领域还在不断拓展、扩大、延伸。在发达国家的需求量将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在中国将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因其在可预见的未来里拥有不可替代性,市场需求刚性较强,经济波动对行业的影响不显著,相对其它行业抗风险能力较强。 2、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从市场竞争态势来看,我国碳酸钙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型碳酸钙厂商产销率高、产品供不应求,并纷纷扩大产能;中小型碳酸钙厂商由于能耗高、规模小、质量稳定性差而面临生存困境,行业内有进一步整合的需求。未来,在行业整合、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的过程中,大型碳酸钙厂商将凭借其规模、技术、品牌和质量优势获得更好的发展。 3、产业政策扶持逐步加强 2015年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碳酸钙行业在“新常态”下的发展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坚决限制普通级碳酸钙产能的增长,增量要向精细化发展。“十三五期间”轻重并举的方针将成为碳酸钙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至“十三五”末,轻钙高附加值的功能型产品要达到400万吨,占总量比重要达到35%以上,平均增幅在20%以上;而重钙产能基数过大,年均增幅要控制在1.5%以内,主要考虑从产品升级角度有效利用重钙资源。按轻重并举方针,主要目的是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端产品,引导企业向资源丰富的区域集中,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碳酸钙行业要与塑料、造纸、涂料行业联合攻关,提高制成品的质量,使高端产品占领市场,低端产品退出市场。另外,碳酸钙行业还要不断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从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走向高端,重点发展无纺布、PVC塑管、塑料母料、造纸油墨、医药牙膏钙、精细陶瓷、高分子材料等高科技项目,确保碳酸钙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行业发展的建议 1、建立行业创新平台,提升行业创新能力 碳酸钙行业的创新要从资源、产业链等方面考虑,增强企业与客户、供应商等的合作,实现协同创新。尽快建立行业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行业公共研发平台,考虑成立碳酸钙产业应用创新联盟,以进一步提升行业创新能力。 2、注重行业高端发展,实现下游及相关联产业有机融合 碳酸钙行业大宗产品过剩已成为实事,但高端产品仍需依靠进口,我国碳酸钙在产品改性及专用化、精细化(晶须产品、纳米产品)发展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因而通过相关产业融合开发表面改性剂,实现碳酸钙专用化、精细化发展的前景广阔。 3、建立行业准入或能效领跑者制度,提高行业进入门槛 通过建立行业准入及能效领跑者制度,统一能耗、环保及产品质量标准,利于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行业进入门槛。 4、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 碳酸钙行业生产企业多、规模小,其在兼并重组方面还是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只有企业做大了、实力增强了才可能增加研发投入、环保投入,并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今后我们碳酸钙行业要争取做到原料可持续、技术可持续、产品品种质量可持续、效益可持续及环保可持续等五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5、建立行业交易平台,提高行业管理水平,促进两化深度融合 建议在协会或分会的主导下,梳理行业产业链,建设生产企业电商平台。推动产品物流信息化发展,加强专业物流和供应链服务业及价值链相关伙伴合作。 6、鼓励企业走出去,做好“一带一路”国家的产能合作 国家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是非常英明的。大家知道,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发展的瓶颈阶段,大部分产品产能过剩,但一带一路的大部分国家发展水平低,急需基础工业建设。他们在大力发展氯碱、化肥等产业,如果氯碱PVC上去了一定会使用碳酸钙。碳酸钙附加价值低,不宜长途运输,在当地建设是必由之路,所以碳酸钙企业走出去是未来发展方向。 7、做好团体标准,增加专用钙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碳酸钙行业发展很快,新品种不断涌现,下游行业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原有国家标准已不能代表行业先进水平,因而制定团体标准有利于增加行业专用钙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