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遗留铬渣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置
12月9日,据云南省环保厅透露,备受各界关注的云南曲靖“6•12”铬渣污染事件遗留铬渣治理工作终于告一段落。日前,云南省环保厅组成专家组给出阶段性验收意见:曲靖的铬渣治理工作已达到国家对铬渣处置工作的相关要求,同意通过17.95万吨历史遗留铬渣处理工作的阶段性验收。
去年曲靖“6•12”铬渣非法倾倒致污事件发生后,环境保护部对曲靖市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行了限批,要求曲靖市在2011年年底前完成2006年以来新产生的铬渣、2012年底前完成历史遗留铬渣无害化治理任务。曲靖市按照环境保护部的要求,制定了详细的历史遗留铬渣治理计划,多措并举,按期完成了新铬渣的无害化处置工作。曲靖市先后利用曲靖越钢集团高温还原烧结生产线,陆良化工一期、二期解毒生产线、安宁荣鼎炉料有限公司冶金辅料生产线治理历史遗留铬渣,全力以赴推进历史遗留铬渣治理,提前1个月完成了历史遗留铬渣无害化治理任务。截至11月30日,陆良化工17.95万吨历史遗留铬渣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置。
曲靖“6•12”铬渣污染事件肇事企业——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是曲靖市唯一一家铬盐生产企业。自1989年投产至2011年6月,该公司累计产生历史遗留铬渣31.95万吨。其中,2011年6月前处置14万吨,剩下历史遗留铬渣17.95万吨。
从2011年12月15日开始,曲靖越钢集团率先拉开处置曲靖历史遗留铬渣大幕。越钢集团采取高温烧结还原技术,至今年11月30日,共处置曲靖历史遗留铬渣7.69万吨。曲靖市引进了安宁荣鼎炉料有限公司与陆良化工合作,建设一条预熔型复合造渣剂生产线生产冶金辅料解毒。该生产线于今年4月建成试运行,8月通过云南省环保厅验收正式投运,累计处置南盘江边铬渣0.89万吨。
此外,从2011年12月14日开始,陆良化工一期立窑解毒生产线,也开始处置湘辉铬业、零星清理回运和南盘江边历史遗留铬渣,累计处置铬渣1.83万吨。今年8月30日建成试运行的二期解毒生产线,从9月1日起,平均日处置铬渣能力达1000吨,二期解毒工程累计处置南盘江边铬渣7.54万吨。
至11月23日,曲靖市累计清理处置铬渣17.95万吨。扣除在清运、处置过程中的水分损失,实际通过解毒生产线解毒铬渣17.9万吨。
经云南省环保厅的专家组验收核实,为确保铬渣无害化处置的有效性和处置过程的可控性,曲靖市环保部门制定下发了铬渣无害化处置、陆良化工铬盐生产线复产等监督性监测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对铬渣处置过程中的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同步开展处置设施废气和解毒渣、铬渣堆场污染物监测,及时掌握铬渣处置环境状况,使铬渣处置全过程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在整个铬渣处置过程中,曲靖市环保部门专门派出工作人员至处理铬渣的各工厂,全程监督铬渣处理情况。环境监测结果显示,所有铬渣处理过程未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验收组要求,云南省环保厅要督促陆良化工尽快把已经解毒处理完的铬渣综合利用掉,加快含铬渣土的处置工作,尽快启动铬渣堆放场地的生态修复。此外,验收组建议市、县两级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持续加强对环境监测,协调处理好因历史铬渣遗留所产生的赔付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