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检目录》实施 化工行业成本影响各不同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海关总署对《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2012年)》(以下简称《法检目录》)的调整工作已于2011年12月31日顺利完成。本次调整工作涉及1184个10位HS编码。其中对涉及食品添加、危险化学品和稀土产品的248个编码增加进境或出境检验检疫监管,对涉及食品添加、危险化学品的98个编码调整检验检疫类别,对涉及农产品(水产品)、化矿、机电、轻纺等产品的838个编码进行联动调整(拆分、合并)。调整后,2012年《法检目录》中实施进出境检验检疫的HS编码5403个,其中实施进境检验检疫的HS编码4379个,实施出境检验检疫的HS编码4702,检验检疫与海关联合监管的HS编码3个。根据上述调整,于2012年1月1日零时,对全国检验检疫相关系统进行了同步升级,有效保障了口岸货物通关的顺畅。
此次《法检目录》的调整对化工各行业影响不同。对于磷化工行业来说,这次出口法检对黄磷的含砷量有一定的控制。因为砷与磷是同族元素,是黄磷生产中很难除去的一种杂质;而砷又是有毒有害物质,含砷量高会使黄磷的出口货值大打折扣。我国是黄磷生产和出口大国,但受制于产品精细化程度不高,价格不容易上去。出口时提交黄磷的含砷量指标,这是一个正常的手续,要看公司出口的黄磷各方面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因为毕竟是危险品。另外,目前出口黄磷的检测费用并不是很高,暂时还没有听到哪家企业反映法检费用对企业成本造成了很大影响。从近期的出口数据来看,黄磷出口现价是每吨3700多美元,和2011年相比吨价上涨了400~500美元。
而从事硝酸钾进口的某国内贸易商介绍说,出口法检最直接的影响是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归结起来,主要有3笔费用:第一,国家质检总局危险品中心实验室要出具一个检测鉴定报告,出具报告至少花费几千元。报告的有效期是半年,每半年要申请一次。第二,除检测报告外,每走一批货,企业在当地还要对品质和包装做检测,检测费是货值的千分之三。第三,企业每走一批货,还要出具报关的换证凭条,一票提单大概是两三千元。如果量大还好,如果量小的话就相当贵了。在没有法检之前,这3笔费用都是没有的。 法检政策出台后,主要是工厂来做检测并垫付费用。作为买家,这些费用最后都被加到了货值上,报价也就相应增加了不少。此外,由于硝酸钾涉及钾盐产品,而我国对钾盐基本上是实施高关税,不鼓励出口,所以法检政策和国家大政策还是一致的。农业硝酸钾有出口关税,而工业用硝酸钾没有出口关税,但都要法检。因此,由于税率差异,农用硝酸钾的价格要比工业用硝酸钾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