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十二五”化工产业发展规划(摘要)
发展目标
1.到2015年,化工产业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累计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新增就业人员4万人。其中,煤化工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速20%以上,累计投资500亿元以上;磷化工工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累计投资300亿元以上。
2.到2015年,形成主要产品年生产能力为:合成氨400万吨、化肥(折纯)600万吨,其中尿素300万吨(实物量)、磷复肥控制在800万吨(实物量)以下;醇醚300万吨、烯烃140万吨、乙二醇70万吨;电石150万吨、聚氯乙烯80万吨、烧碱100万吨;焦炭1000万吨、焦油深加工系列产品100万吨;磷矿石1500万吨、磷酸500万吨,其中食品级和电子级磷酸50万吨以上;钡盐及系列产品180万吨;锰系列产品10万吨;轮胎外胎1800万条。
3.建设形成5个以上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
4.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黄磷尾气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磷石膏及磷渣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
产业布局
依托六盘水、毕节、黔西南、遵义等优质煤炭产区,以煤制烯烃、醇醚和煤炭气化、焦化等深加工转化为重点,布局建设以甲醇、二甲醚、煤间接液化制燃料油、煤制烯烃为主导的毕节—织金煤磷化工产业带;打造以合成氨、醇醚及其下游深加工产品为主导的黔中煤磷化工产业带;以煤焦化及液化制油为主导的六盘水—威赫焦化产业带;以乙炔化工产品和甲醇转化烯烃为主导的黔北煤化工产业带;以化肥和氯碱工业为主导的黔西南煤化工产业带。
重点建设毕节、清镇、普定、西秀区、六枝、兴义新型煤化工基地,黔北氯碱化工基地,六盘水老鹰山煤电化一体化基地,安龙—兴义—普安循环经济煤化工基地,织金煤、磷、电、化多联产一体化化工基地,盘南煤化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