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负面作用被严重夸大,有机农业不是大众农业,科学高效利用是出路
发布时间:2017-11-01 来源:未知     分享到: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如今,在我国很多地方,庄稼这枝花真的几乎全靠化肥当家。但是,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不合理施用化学肥料也给环境造成了一定压力。

笔者以为,化肥对提高农业产量功不可没,至少在未来相当长远的一段时间,人类要吃饱肚子,不可能摆脱对它的依赖。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认识、合理利用,尤其是提升化肥的使用效率。不论从农业、经济还是环保的角度,这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化肥的负面作用被严重夸大

由于不合理的宣传,人们对化肥的认识陷入很大的误区,甚至影响到国家的决策。例如,有报告这样表述:“连续大量施用化肥不仅浪费资源、增加农业生产成本,也带来水体富营养化、温室气体排放、土壤酸化和病虫害加重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于是,“连续大量施肥成了现代农业的代名词。那么,我国农业施肥是否合理呢?业界一般认为,合理的施肥水平为225公斤/公顷。根据2014年的统计数字,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为24.82亿亩,茶园面积为0.40亿亩,果园面积为1.97亿亩;同年,我国化肥施用量为5995.9万吨,其中氮肥约3239万吨,合每公顷氮肥不足180公斤,何来严重过量之说?

再说说土壤酸化。我国确实存在土壤酸化问题,但主要是施用化肥造成的吗?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几乎没有施用化肥,南方农民不也常在田里施用石灰改良土壤吗?根据植物酸生长理论研究,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根系会分泌H+离子酸化土壤,而且植物生长量越大,酸化土壤的效果就越大。如果与施肥有关的话,那也是因为施肥使植物生长旺盛,分泌的酸越多,土壤酸化的速率就越快。对此,在种植过程中施用石灰或其他碱性物质改良土壤即可。

很多公众认为施用化肥的农产品是不安全的农产品。在此需要指出:化肥不是农药,它是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必需营养元素的物料,植物中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都是通过吸收肥料中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后转化合成的。很多试验表明:增施氮肥可以提高作物中的蛋白质含量,营养元素合理配合施用可提高玉米中的赖氨酸含量等。

当植物营养不足时,不仅会大幅度降低产量,也会严重影响品质。目前很多诸如瓜不甜、果不香的原因是没有合理施用化肥,而不是化肥造成了品质下降。

有机农业不是大众农业

在我国,人们往往把有机农业与有机肥料密切结合,并错误地认为施用有机肥(不施用化肥)的农业就是有机农业。那么,有机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潮流吗?有机肥料能发展成主流肥料吗?

这里赘述一段科学史话。17世纪初,德国科学家泰伊尔(Albrecht Daniel Thaer)在《合理的农业原理》一书中提出:土壤肥力取决于土壤腐殖质的含量,原因是基于它是植物养分的唯一来源。这一学说曾一度被当时学术界广为接受,并被后人称为腐殖质营养学说”,但它并没有给土壤培肥或提高作物产量带来质的飞跃。

1837,德国化学家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在英国利物浦召开的一次英国科学促进会上作了关于当前有机肥学理论现状的报告,认为在地球上腐殖质出现于植物之后,而不是植物之前,因此植物的原始养分只能是矿物质——这就是后来被称为现代农业三大理论基础之一的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

以英国为例,有机小麦单产为4/公顷,而非有机小麦是8/公顷。如果欧洲要用有机农业养活自己,则需要增加2800万公顷的农田——这相当于法国、德国、丹麦和英国森林面积的总和。可是将森林改为农田,生态环境还能保持吗?

美国2002年开始有机认证,有机农业的年增长率从最初的15%下降到2010年的7%——尽管如此,目前有机农业产品仅占美国食品市场的4%试想,美国人均耕地面积66.46公顷尚不能大面积发展有机农业,我国人均耕地只有0.098公顷,有机农业能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吗?

笔者认为,现代农业离不开化学肥料,有机肥料的时代已经远去;目前使用有机肥料的很大原因是因为有机废弃物在严重污染着环境,而这些废弃物的最佳处理方法就是作为有机肥料施用于土壤,靠土壤中的微生物将其分解。

其实,化学肥料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

网站首页 | 后台管理 | 会议管理

Copyright 2006-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 电话:010-64290484、64293153 传真:010-64210611 邮箱:zgwjyxh@163.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6号楼 京ICP备15006484号-2 维护 技术支持:中科服

网站浏览量: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