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钾肥暂无起色
目前,春耕化肥启动近在咫尺,业内期望下游复合肥厂采购发力救市心态强烈,但纵观氮磷原料肥市场,尿素三天降百元,一铵节前疲弱持续至今、上旬跌幅亦在百元,另复合肥铺货进度平缓,钾肥也很难独占鳌头。详细分析,钾肥近期难提振的原因:
1)钾肥供需增长很小。我国每年需要消耗钾肥约1500余万吨实物量左右,尽管近年我国钾盐年产量连年增长至1000万吨左右,但钾肥的对外依存度依旧维持在40-50%。进口方面,大合同订单量、即时性现期货贸易及边贸过货总量一直居高,港口、口岸等库存的补充及时,国内供应充足形势下,内销谈价实则买方话语权增加。
2)春季肥需结构更倾向于氮肥。春耕东北、华北、西北、华东是主要肥料消耗大区,我国大部旱春气候及农作物种植惯性下,钾肥消耗量相对少。进口氯化钾主要用于高塔肥及高端肥料,硫酸钾主要用于硫级肥,而今年通用大田复合肥对钾肥必要性耗量没有明显的强势支撑。
3)复合肥开工恢复缓慢。受两会期间环保安检高压制约,大型企业保守限产减排,部分地方性企业停产,整体开工率仅仅从春节期间4成恢复至5成左右后平稳,需求面基本平稳,没有明显增加。
4)经销商不设库存。近几年,在备肥涨价、用肥降价的循环下,终端肥经销贸易商建仓延迟。同时,复合肥保底计息等政策均未能驱使冬储发挥其蓄水池作用。近期国产钾龙头盐湖、国投罗钾停止调涨,价格保持稳定,同时均已提前销售了三五个月的产量。回顾来看,此番调涨并未适用于进口钾与曼海姆钾市场。
综合而言,化肥市场虽有买涨不买跌基调,然但凡调涨,必将经历一个阶段的磨合期,磨合顺利则签单积极,落为实涨;反之,若新价持续僵持被观望,时间稍长则是有价无市;而眼下,钾肥貌似正在经历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