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有这种中国紧缺的战略性资源
发布时间:2018-09-10 来源:曼谷资讯     分享到:


一、中国紧缺的战略资源

中国钾肥进口从2015年以来进口持续增长,2015年达到942.9万吨,2016年进口为681.8万吨,2017年进口达到753万吨。中国钾肥进口数量较多,但中国仍然面临缺乏钾盐的状况。

全球钾盐市场目前是一个相对垄断的市场,中美贸易战所带来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将导致自由市场机制遭到挑战,进而威胁到中国钾盐资源安全。

泰国钾盐储量巨大,全面勘探和开发后,将对目前世界钾盐资源格局产生巨大影响,有利于突破资源寡头的垄断。

国际石油钾盐项目,将有助于中国钾盐进口的多元化,打破现有资源寡头对钾盐的垄断。

与此同时,国际石油钾盐项目钾盐储量丰富,能够满足中国农业对钾肥的需求。中国农作物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中,钾肥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同时也低于农业部自己规定的1:0.43:0.3,仅为1:0.43:0.3。相信国际石油钾盐项目的投建,能够极大缓解中国钾肥缺口,助力中国粮食安全建设。

中国用世界百分之五的土地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的人口。这句话不是炫耀,而是中国农业生产的现状。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仅约 0.10 公顷,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处于世界中下水平。这也使得中国必须发展现代化农业,而钾盐是现代化农业产量的保障。钾是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之一,农作物缺钾,将导致农作物生长不良,出现大范围减产。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对钾肥的需求,使得中国钾盐盐湖开发过度。中国用全球2%的储量,生产全球15%的钾盐矿,产能达到1000多万吨,这也导致中国钾盐资源的加速枯竭。

   2017年中国钾肥消费量达到1952万吨,但国内钾肥产量仅为968万吨。钾盐是不可再生资源,为延缓中国钾盐资源的枯竭速度,保证中国钾盐资源的稳定,因此需要大量进口钾盐。


二、泰国究竟有什么? 

泰国在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中形成了大量矿产资源,目前已发现和勘查的矿种有60种以上,其中钨、锡、铀、钾石盐、宝玉石以及石油、天然气等矿产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知名度。 

 目前泰国油气产区主要集中在芳盆地、麦索盆地和泰国湾马来盆地等3处,总计有大、小油气田8处,炼厂4座和约800km的海上运输管线。 

芳盆地、麦索盆地中原油含硫较低,可露采的油页岩储量达25亿吨,可炼出油1.25亿吨。最令人瞩目的泰国湾马来盆地气田压力高,产凝析油,规模较大,一般储量在300-500亿m3,个别高达1500亿m3以上。天然气富CO2,约为18%—23%。  

泰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部、西部及半岛地区,煤层厚度尚较稳定,变化不大。资源储量也较集中,有的一个煤田资源储量可达亿吨以上,但缺少高品级煤炭资源,大多是作为燃料的褐煤或烟煤。 其中,泰国西北部与西部地区主要产品为褐煤,发热量小于4600cal/kg;半岛地区煤层厚度大,煤炭蕴藏量比较丰富,主要产品为烟煤,发热量大于4600cal/kg。  

如果说之前提到的矿产资源只能当作前菜的话,那么钾矿资源就是最重要的主菜,也是因为这个矿产资源,在中泰合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世纪70年代,泰国先后在呵叻高原北部乌隆他尼以及泰国—老挝边境附近的相同层位上发现了巨厚钾盐和含钾岩层。这一重大发现立即引起世界,特别是东盟各国的强烈关注。 

据了解,呵叻附近的钾盐层面积为1.51万平方千米,钾盐远景储量约为87亿吨,光卤石平均厚度23.29米,KCL平均品位13.6%。而另外一个钾盐重要集中地区为沙空那空盆地,其钾盐层面积为0.98万平方千米,钾盐远景储量为355亿吨,矿层平均厚度为35米,KCL平均品位是15.2%。 

据统计,中国氯化钾企业共32家,总产能达到803万吨,占世界总量的10.2%;硫酸钾企业共12家,总产能约287万吨,占世界总量的38.3%。此外,加工型硫酸钾企业91家,产能约460万吨。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蕴藏着丰富钾盐资源,约占世界钾盐资源探明总储量的51.1%,是全球主要钾盐生产区,也是未来中国钾盐主要进口来源地。国际钾盐资源贸易供需分离且已形成寡头垄断,对中国钾盐大量依赖进口的局面现状十分不利。保障境外钾盐资源安全供应和市场稳定是中国长期面临的重要战略任务。

 而在泰国已经拥有一定数量的中企,涵盖矿产、设备、运输、银行服务等各大行业,并拥有“驻泰中资商会”等一批组织。

钾盐方面,国际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在泰国呵叻盆地,获得泰国最大的10个共160平方公里的钾盐勘探和开采区块。


  

四、泰国的战略地位 

那么,为什么我们这么看重泰国的钾盐矿呢? 

首先,这与中国的钾盐矿国情有重大关系! 

世界钾盐资源分布的高度集中,西方国家控制的全球钾盐前 10大企业控制了全球95%以上的产能。长久以来,国际钾肥贸易的定价权,一直牢牢掌握在卡特尔组织手中。钾盐资源分布的高度集中,注定了国际钾肥市场无法从垄断走向竞争。 

国际钾盐资源贸易供需分离且已形成寡头垄断,对中国钾盐大量依赖进口的局面现状十分不利。保障境外钾盐资源安全供应和市场稳定是中国长期面临的重要战略任务。

中国钾盐资源严重不足,钾盐的储量只占世界总储量的2.36%。尽管在青海察尔汗盐湖和新疆罗布泊盐湖存在较为集中的钾盐矿,但这两个矿区开采量已接近极限,再过度开发,将面临资源枯竭的危险。国土资源部更是早在2010年就将其确定为中国紧缺的8种大宗矿产之一,也是2016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中的24种战略性矿产之一。 

所以,本身钾盐资源稀缺的中国,陷入钾盐资源受到垄断性企业控制的局面。 

而中国人口数量基数大,粮食又是民众日常的消费品。随着传统农业的转型,中国农业对于化肥的使用量和依赖程度大幅上升,“储备钾肥就是储备粮食”,钾盐矿的需求被上升到保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泰国作为东南亚地区钾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建设钾肥生产基地不仅可以促进本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也是解决本国和周边地区钾肥供应短缺的重要举措。其次,泰国良好的投资环境也为其“加分”。 

配套设施方面,泰国基础设施较好,并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供水、供电条件稳定。同时泰国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不错,产品可通过铁路、公路、直达港口,比如,泰国呵叻盆地出产的钾盐矿能够通过铁路、公路直达港口,运输成本较低。企业在勘探完毕后,如果觉得值得进行商业开发,则可以继续申请开采许可证。

与此同时,中国无机盐协会也与泰国中小企业经济贸易发展委员会签订MOU,将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利用中国先进的钾盐勘探和生产技术,帮助泰国勘探和利用钾盐资源。

中国无机盐协会将为泰国的钾资源勘探、开发利用,钾盐钾肥产业发展、工业园区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实施;而泰国将根据工作需要,就相关问题向中方提出要求,中方对泰方提出的问题提供咨询论证服务。

中泰两国钾盐共同开发MOU的签订,将这为中国钾盐行业企业进入泰国,以及中国开发钾盐资源打下坚实的基础。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