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2018钾肥大合同影响
2018年9月17日,经过近7个月的艰苦谈判,中方钾肥联合谈判小组最终与白俄罗斯钾肥公司(BPC)就中国2018年钾肥海运进口合同达成一致,合同期限为半年期,合同价格为到岸价(CFR) 290美元/吨,较2017年合同价(CFR) 230美元/吨上涨了60 美元/吨。
此次钾肥大合同签订的谈判过程如何?该价格是否符合市场预期?新价格又将如何影响后期国内钾肥市场?针对这些备受关注的问题,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第一时间对业界进行了采访。
▼
历时7个月
中外双方预期不一致导致谈判艰辛
据中方钾肥联合谈判小组成员、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蓓介绍,由于中方和外方对大合同价格预期不一致,导致今年钾肥大合同谈判时间较长,历时7个月,过程也比较艰辛。
原因主要是国际市场钾肥需求增长,而国内市场需求减少。
首先,国际方面,今年巴西、东南亚、非洲及其他新兴地区对钾肥的需求远超预期,且国际新增供给量在2018年未能释放,如美盛、俄罗斯及以色列等公司也受各种因素影响出现减产,供给偏紧、需求旺盛,导致国际供应商的库存较低,国际钾肥价格不断上涨。其次,中国方面,受到环保政策、农产品价格偏低等影响,今年复合肥企业的整体开工率不高,化肥整体消费量也呈现减少趋势。在国际需求向好、国内需求不足的相反情况下,中方和外方的谈判预期出现分歧。
谈判小组经过不断努力下,最终选择在这个时间点签订合同,有利于保障明年春耕化肥供应,也有利于国内钾肥市场价格稳定。王蓓介绍说,今年的谈判在9月中旬达成,一方面,印度在8月25号达成大合同后,国际钾肥市场预期再次提高,而且将导致国际供应商的库存更加紧张,若不抓紧时间,未来进口成本可能更高。另一方面,目前已经9月份,若1个月内,新合同无法签订,可能会导致国内钾肥供给不足、冬储备肥期间原材料价格上涨,最终影响明年春耕用肥。在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下,谈判小组当机立断,签订钾肥大合同。
虽然谈判最终价格较去年上涨60美元,涨幅较大,但290美元/吨 CFR的价格是符合当前国际市场情况的,如当前国际市场钾肥价格,巴西已涨至340美元/吨CFR、欧洲已涨至370美元/吨CFR,东南亚也已涨至310-320美元/吨CFR,自去年中国钾肥大合同签订至今,这些国家现货价格涨幅均高于60美元/吨,所以说最终中国钾肥大合同价格是较为合理的。同时,中国钾肥大合同价格虽然与印度大合同价格持平,但是我国签订的采购合同为半年期合同。
与此同时,王蓓也表示,在钾肥大合同谈判中,我国国储钾肥对钾肥大合同谈判的支持较大。外方在谈判过程中,一直十分关注中国钾肥港口库存量,由于国家储备的存在,我国港口钾库存始终维持在150万吨以上,这对谈判是个巨大的支撑。不过,也应该认识到,中国钾肥需求占世界总需求的20%以上,要掌握未来谈判更大的话语权,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努力:第一,国家应该继续加强钾肥的战略储备,保障港口钾库存量的稳定;第二,保持国产钾肥可持续的生产能力;第三,加强对海外钾肥资源的投资。
钾肥大合同价格上涨60美元
与预期基本一致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钾肥大合同290美元的价格,相比美国、巴西等国家300美元/吨以上的现货价格,虽然仍是价格洼地,但与印度同价这一点,还是感觉偏高,因为印度的钾肥进口量远小于我国的进口量。此外,分析认为,今年钾肥大合同谈判结果或也受去年加钾和加阳合并使钾肥资源集中度更高的影响。国内方面,其实在印度大合同价格公布后,盐湖等国产钾肥大厂的价格已经开始上调,到现在价格已经涨到与合同价格基本持平,所以国内市场价格目前比较稳定。
国内钾肥价格将维稳为主
小幅震荡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钾肥需求有个特点是价格弹性比较大,即钾肥价格高了以后,复合肥厂可能会增加低钾比例产品的产量。现在国内钾肥价格已经涨到较高水平,预计对钾肥后市需求会有一定影响。
去年钾肥大合同签订至今
国内外钾肥市场价格变化
2017年中国钾肥大合同价格为230美元/吨CFR。之后,国际钾肥价格持续上涨,巴西由2017年7月13日的260-270美元/吨CFR涨了65美元/吨至当前的335-345美元/吨CFR,东南亚也由2017年7月13日的240-260美元/吨CFR涨了50美元/吨至当前的290-305美元/吨CFR。
受国际钾肥市场向好及国内钾肥供给偏紧影响,国内钾肥市场价格也不断探涨。青海盐湖60%氯化钾到站价:由2017年7月13日的1930元/吨涨至当前的2350元/吨;港口62%俄白钾肥报价:由2017年7月13日的2000-2020元/吨涨至当前的2480-2500元/吨;边贸62%俄白钾肥报价:由2017年7月13日的1780-1800元/吨涨至当前的2200-2250元/吨。
(中国农资流通协会王晓雪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