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31上海大中华制钙厂以太湖石为原料生产碳酸钙算起,中国碳酸钙行业已有87年历史,截止2017年年产值约700-800亿,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碳酸钙生产国和轻钙消费国。可这样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却被称为“钙帮”,散乱小污,低价恶性竞争屡见不鲜,潜规则回扣交易盛行,问题丛生。今明两天广东省碳酸钙镁分会在广州分别召开《重钙实用标准编制大纲研讨会》和《纳米钙实用标准编制大纲研讨会》,打响从根子上解决中国碳酸钙行业顽疾的第一枪,是中国“钙帮”翻身变“王子”辛亥革命式的大事件。
一、全球最大生产国无实用标准
截止2017年年底,中国碳酸钙年产量达到3400多万吨,其中重钙2400万吨,轻钙1000多万吨,纳米钙150万吨,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碳酸钙生产国和轻钙消费国。中国重钙有塑料、橡胶、涂料、造纸、化学试剂、饲料、食品和牙膏等行业和国家标准,也有轻钙和纳米钙国家标准,但标准过于宽泛且不够细化,与市场应用脱节,且又不是强制性实施标准,实际上无论是上游生产厂家,还是下游应用厂家,都不采用碳酸钙国标和行标。近千亿产值的中国碳酸钙行业没有实用标准,这是笑话也是现实!
碳酸钙行业没有实用标准,现实中碳酸钙下游使用厂家根据产品质量要求制定企业碳酸钙使用标准,各自为政,术语和检测手段及方法混乱,导致碳酸钙生产厂家被动适应下游要求,低价成为销售最有效手段,与下游厂家采购和技术搞好关系是第一要义,粉体质量好不好成为其次,完全打乱和颠覆了产品质量和价格成正比好产品就有好价钱的正常交易规则。碳酸钙生产厂家把心思和精力大部分用在了与下游搞好关系上,关系好,回扣高,粉不好也可以说你好,粉不好也可以使用量大;关系不好,回扣不高,粉好也没用,甚至连门都进不去,更不用说达成销售了。这样不仅带偏了上游生产厂家的发展方向,不提升产品质量,以次充好,一门心思低价恶性竞争,同时也养成了下游使用企业颐气指使的不良风气,甚至部分厂家以产品质量不合格为由,克扣甚至坑上游供应商的货款。
没有行业上下游都认可的实用标准,碳酸钙上游企业进入门槛低,小散乱污也能生存发展,浪费资源,破坏环境,拉低了整体行业水平,因此中国碳酸钙行业被称之为“钙帮”,操着卖“白粉”的心,却赚着摆地摊的利润,亟待从根本上改变现状。
三、这次标准怎么做?
标准是当前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的成果总结,这次重钙和纳米钙汇集大学和科研院所专家、上游生产厂家、下游应用厂家以及设备和检测企业,总结碳酸钙行业最新理论研究和应用成果,以实用为准则,做重钙和纳米钙实用标准编制大纲,成立编制小组,分工编制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标准初稿。
这次重钙和纳米钙实用标准编制与以往不同,一是实用,不为形式而编标准;二是参与企业多,重钙实用标准编制大纲讨论就有二十多家企业参加,纳米钙有十几家企业参加,以往标准一般只有几家企业参加,不会超过十家;三是标准编制完毕后,要做标样,供生产和使用企业参照,真正实操实用。
四、有实用标准好处
一是推动碳酸钙行业进步。碳酸钙行业实用标准制定非常难,但总要有人站出来承担这一责任,广东省碳酸钙镁分会愿意担当重任,集合碳酸钙全国各地和全产业链力量,能推动碳酸钙行业进步半步也好,一步也好,也是进步,总比原地踏步为好,总比不进步为好。
二是为碳酸钙行业树立质量准绳。好粉就是好粉,有明确的指标和性价比,好粉就要卖好价钱,不好的粉坏就是不好的粉,有具体的指标来标示,不好的粉一定性价比低;这样就能清晰辨别粉的质量高低,防止以次充好,比如碳酸钙用低目数充高目数,纳米钙添加轻钙鱼目混珠。
三是引领行业规范高质量发展。有了标准,行业才能规范,好粉能卖好价钱,这样碳酸钙生产企业就能安心投入研发和技术改造,提升产品质量;下游企业也能脱出采购、技术和检验操纵粉体质量的藩篱,解决不良粉体损害产品质量和企业利益但又无可奈何的问题。上游心思用正了,下游采购阳光了,碳酸钙行业自然会步入正常发展轨道。
四是为政府管理提供依据。有了碳酸钙实用标准,有了碳酸钙绿色生产规范,政府部门就有了淘汰落后产能或散乱小污的标准,整治管理碳酸钙行业,规范行业,提升行业发展水平,而不是目前各地盲目上碳酸钙项目,盲目建碳酸钙产业园,导致产能过剩,行业恶性竞争。
五是提升碳酸钙产业形象。过去的碳酸钙生产企业,好多是灰尘满天,污水横流,工厂都不好下脚,更不用说厂区内外的整洁了,因此不被老百姓和政府看好且被看低,称之为“钙帮”情有可原。现在大型的碳酸钙生产企业环保做得非常好,比如广源化工和连州凯恩斯,厂区无尘,俨然如绿色美丽的现代化生活小区,得到了老百姓和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扶持。
六是从填料向材料发展。碳酸钙粉体是塑料、涂料等行业使用量最大的无机填料,过去我们对对粉体的认识和研究浅显,应用处于初级填料阶段,今后要向材料发展,向功能材料方向发展,提升碳酸钙粉体附加值,让碳酸钙企业充分发挥技术潜能,差异化发展,做出与众不同粉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