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与使命同在 挑战与竞争共存
——《“十二五”期间主要无机盐产品结构调整研究》课题预审会议圆满结束
2011年8月16日,由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组织召开的《“十二五”期间主要无机盐产品结构调整研究》课题预审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近30位行业专家参会。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会长吴明钰作主旨发言,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无机盐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化工行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促进我国无机盐行业全面、快速、健康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机遇,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将实事求是,严肃、认真、按照科学发展观制定好“十二五”时期我国无机盐行业发展规划,引导行业、指导生产企业快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主要无机盐产品结构调整研究》课题报告由无机盐行业专家及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佩琳主笔,全文分行业情况、产业上下游关联、行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产品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行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及措施和建议七个章节,根据我国无机盐行业的现状,通过分析、比较我国和世界先进国家无机盐行业的发展趋势,对我国无机盐行业在“十二五”时期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品等方面给予了全面、前瞻性的阐述,明确了我国无机盐行业在“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来自我国无机盐各领域的专家在会上就课题报告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审阅,并结合自己行业提出了积极建议,更加完善了该报告。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无机盐行业已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果,已形成22个系列,约1450种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2010年我国无机盐工业生产能力7000万t/a,总产量5400万t,营业收入1980亿元,实现利税403亿元,出口量达到1443万t,创汇115.29亿美元。近年我国黄磷、磷酸盐、钡盐、锶盐、钨盐、钼盐、钒盐、元明粉、硫化碱、高锰酸钾、保险粉、过氧化氢及过氧化物、二硫化碳、氯酸盐、碳酸钙等产量居世界前列,但也存在生产规模小、生产工艺和技术落后、科研投入少、“三废”处理不力、资源过度开采、尖端和高附加值产品少等问题,大大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今年是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明确发展目标,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将促进行业可持续、快速发展。(邬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