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机硅化物行业在应对“REACH”法规中的疑难问题的商榷
发布时间:2011-03-30 来源: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     分享到: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无机硅化物分会和业内各出口企业自2007年起就对欧盟的“REACH”法规——关于化学品的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制度密切关注,并从2008年起,由协会出面组织相关企业学习、培训,请代理机构并开会讨论如何积极应对,以免出口欧盟的产品受阻。至今已有20多家企业进行了预注册,2010年10月30日是对欧盟出口在1000t/a以上的化学品企业做正式注册的最后期限。无机硅化物行业的产品分类物质为二氧化硅,经代理机构同欧盟的联合体接洽后爆出了注册的全部费用要27万欧元。原本10几家出口量大的企业需要作首批注册,但都因这巨额的收费而望洋兴叹了!目前只有4家企业坚持办理。

  无机硅行业中还有20多家1000t/a以下出口欧盟的中小型企业,将在2013年5月30日前必须购买进入欧盟的“门票”,如果对如此巨额的收费望而却步、凭人宰割,必将导致这些企业关门,大批职工下岗失业。因此,许多出口企业纷纷向行业协会诉求,希望将有关情况向政府反映,求得支持,帮助企业来应对。

一、无机硅化物行业的生产、出口和发展前景

  无机硅化物是无机盐化学工业的重要系列产品。它的特点是品种规格多达百余种,产量大、用途广。从一般民用到尖端技术,如洗涤剂、橡胶、造纸、塑料、涂料、陶瓷、冶金、铸造、制药、石油化工、食品、饲料等均有应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无机硅化物全年总产量在200万t左右,有大小企业200余家,出口产品30万t/a,其中对欧盟出口约15万t/a,排在无机化学品出口欧盟数量的前五名。出口的产品都是省市名牌,其中硅胶产品是中国名牌,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影响力。

  无机硅化物是一种精细化学品,该行业有许多产品都已开始研发生产技术含量、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如:白炭黑产品,用它来做汽车轮胎的橡胶补强剂,生产出的轮胎可节油和减排5%以上,并能防止雨湿、冰雪天气的湿滑。目前全球年需求增长率为8%~10%;随着生物制药业的发展,硅胶产品因其独特的选择吸附和分离特性,已研制生产出各种柱层析、薄层层析硅胶等新产品,应用于制药工业;此外石化工业用的催化剂载体,涂料工业用的环保产品消光剂,电子工业用的超细二氧化硅、硅溶胶等都在研制开发中。目前这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部分还需高价从国外进口,进出口的平均金额逆差还很大,因此无机硅行业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技术创新,从而摆脱国外产品的垄断和控制。无机硅化物行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如果不积极应对“REACH”法规将对行业精细产品的开发和出口造成障碍。

二、在应对“REACH”法规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

  行业协会和业内出口企业在多年应对“REACH”法规中遇到了以下问题:

  1、欧盟化学品生产商“先声夺人”

  他们利用“REACH”法规的相关政策抢先组成“联合体”,抢先注册为某一物质的领注册人,如我们无机硅化物的化学物质为二氧化硅,他们就组织了13个企业的联合体,让德国某集团为领注册人,做到了先声夺人、先者为主。

  2、欧盟化学品生产商独占了SIEF论坛

  欧盟化学品生产商控制了SIEF论坛(物质信息交换论坛),将原来应由广大国际代表参加从而确定数据共享方案和费用,变成独家喊出一个高价,以阻止欧盟以外的二氧化硅生产商进入。如二氧化硅由德国某集团为领注册人,就将数据费定位为20万欧元的天价,因而迫使行业出口在1000t/a以上的10几家企业仅仅只有4家企业去注册,总共每家花费了27万欧元之多,而据内部消息,德国某公司内部的企业仅需2.5万欧元。可见这“黄牛党”用高出10倍的价格把 “门票”卖给了我们。

  3、欧盟化学品生产商借机哄抬物价

  德国某工业集团去年10月1日起在全球范围内对其生产的沉淀法二氧化硅产品、特种二氧化硅以及消光剂进行了提价,幅度最高为8%,可见他们走完前两步棋后就开始垄断市场。

  4、推动化学品贸易格局洗牌重组

  出口欧盟1000t/a以上的生产企业正式注册期已过,凡已注册申报过的企业,如不去注册或修改出口数量为1000t/a以下,则将被取消出口欧盟的资格,这方面欧盟已有了一整套的进口监管系统。出口1000t/a以下的大多是中小企业,如果到时也要让他们用27万欧元去购买入场券将不大可行。这不仅是无机硅行业面临的问题,其他行业也同样遇到此种问题,如炭黑要18万欧元,六偏磷酸要10万欧元。这对我国的化工行业,着实是一个巨大的要挟,这将推动化学品贸易格局的重大变化和洗牌重组。

三、“REACH”法规在实施中对无机硅行业的负面影响

  无机硅行业在应对“REACH”法规中遇到的问题,将对行业产品出口欧盟带来负面影响。

  1、私定高额注册费,阻止行业产品出口欧盟,将带来不小的社会问题。

  2、给新的无机硅化物精细出口产品制造了障碍,而由欧盟化学品生产商垄断市场。

  3、据了解,无机硅化物的许多产品欧盟不生产,但同其国计民生又密切相关,除非欧盟自己组织生产,否则此举将损人不利己。

  4、该法规对整个化工产业的负面影响更甚。首先将直接阻碍我国100多亿美元、1万多家企业化工产品的出口,会使从欧盟进口产品成本增加;将产生“多米诺效应”,即接下来美国、日本也会效仿。所以,“REACH”法规的实施不符合WTO协商一致原则,是一种新的贸易和技术堡垒,其负面影响难以估量。

四、行业协会的建议意见

  1、由国家和政府出面帮助行业和企业应对“REACH”法规

  (1)请国家安排政府相关部门出面,同欧盟政府反映相关情况,提出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根据WTO平等公平原则,应对发展中国家给与技术经济援助。

  (2)国家和政府给出口欧盟的企业给与优惠政策。

  目前已有一些地方政府为支持出口欧盟的企业在应对“REACH”法规中给与资金补助。如浙江省商务厅,就下发10~30万元的补贴;福建广东等地经贸委也出台了类似的支持政策。国家和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给与资金上的资助、税收上的优惠和出口全面退税。据了解,国际上出口不交增值税。二氧化硅产品需变更出口代码,恢复出口退税为13%,之前已有多次报告反映,虽已由零提高到9%,但企业仍有许多困难,加上出口欧盟受“REACH”法规的阻碍,希望恢复出口13%的退税优惠。

  (3)国家和政府要对国内的“REACH”法规注册代理机构,进行整顿和规范。

  目前国内的许多代理机构良莠不齐,在欧盟、国际上无地位,无法上“SIEF”论坛,所以服务不到位而收费也不统一,成了一个“黑中介”机构。

  (4)尽快建立我们自己的“GLP”——良好试验室规范,使许多数据可自己检测,不用去购买。

  2、行业协会和企业在大难当前还应抱团取暖,积极应对

  (1)出口企业要克服茫然、观望和等待的思想,积极行动起来。

  当前我们行业还有个别小型出口企业对“REACH”法规不知;而了解也作了预注册的企业,见到1000t/a以上的欧盟的注册费要27万欧元,产生了退意;而1000t/a以下的2013年才要求注册,于是部分企业就采取观望态度。时不我待,现在欧洲市场已开始查验“身份证”了,希望大家要为企业、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克服茫然和麻痹思想。

  (2)各出口企业还应抱团取暖、积极应对和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

  上面说到欧盟的“REACH”法规将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所以企业除了要靠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外,自己也要想方设法自救。要克服小作坊式的经营思想,可以联合起来,组成集团化股份公司,一起集资注册一个号,大家共用。一些相关具体问题可由行业协会来协调,大家抱团取暖、积极应对。其次是积极开发新产品和开拓新的国际市场。
以上是无机硅行业在应对“REACH”法规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恳请国家政府相关部门研究帮助,以解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无机硅化物分会秘书长 朱玉荪)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