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碳酸铋
发布时间:2016-11-30 来源:未知     分享到:
  次碳酸铋是一种药品,有保护胃肠粘膜及收敛、止泻作用。

  简介

  管制信息

  本品不受管制

  名称

  中文名称:次碳酸铋

  中文别名:碱式碳酸铋,碳酸氧铋

  英文别名:Bismuthsubcarbonate,Bismuth(III)carbonatebasic,Bismuthoxycarbonate

  化学式

  (BiO)2CO3

  相对分子质量

  509.97

  性状

  白色粉末。无臭。无味。在空气中稳定。见光逐渐变成褐色。加热灼烧时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铋。溶于无机酸和浓乙酸,几乎不溶于水和乙醇。相对密度6.86。商品也有含1/2分子结晶水的。

  储存

  密封干燥避光保存。

  用途

  用作分析试剂。X光诊断中遮光剂。用于铋化合物的制备。搪瓷助熔和陶瓷上釉。

  药品

  药品名

  次碳酸铋

  性状

  为白色或微带淡黄色粉末;无臭,无味,遇光即缓缓变质。不溶于水及乙醇。

  本品为一种组成不定的碱式盐,按干燥品含量以铋(Bi)计算,应为80.2%一82.5%。

  作用与用途

  内服不吸收,在胃肠粘膜创面,可形成一层保护膜,减轻食物刺激,故有保护胃肠粘膜及收敛、止泻作用。

  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O.5—2g,每日3次;1—5岁,每次0.2—0.6g,每日3次

  注意事项

  由细菌感染所致肠炎,宜先控制感染后使用。

  贮藏

  避光,密闭保存。

  制剂

  片剂:每片0.3g、0.5g。

  止泻片:每片含碳酸铋O.3g、探酸蛋白O.2g。用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每次2—3片,每日3次。饭前空腹服。

  作用

  碳酸铋。具收敛、保护作用,并有抗菌作用。口服每次0.5—2g,每日3次。

  止泻药可通过减少肠道蠕动或保护肠道免受刺激而达到止泻之效。属于本类的药物包括阿片制剂复方樟脑酊,收敛保护药鞣酸蛋白、次碳酸铋,吸着药药用炭,具有收敛及减少肠道蠕动的地芬诺酯、氯苯哌酰胺,促菌生等。

  止泻药适用于剧烈腹泻或长期慢性腹泻,以防止机体过度脱水、水盐代谢失调、消化及营养障碍。

  应用止泻治疗腹泻的同时,也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以免贻误病程。

  内服可治疗消化道溃疡及腹泻。外用可治疗湿疹及轻度烫伤溃疡。常用的含铋类抗酸抗溃疡药还有铝酸铋和枸橼酸铋。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