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环境保护税培训班在京召开


环境保护税,由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最先提出,其观点已为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接受。欧美各国的环保政策逐渐减少直接干预手段的运用,越来越多地采用生态税、绿色环保税等多种特指税种来维护生态环境,针对污水、废气、噪音和废弃物等突出的“显性污染”进行强制征税。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虽然也采取了一些税收措施,但比较零散且在整个税收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小,无法充分起到调节作用,也无法满足环境保护所需资金。加之雾霾治理紧迫,水、土污染防治的难题……种种环境保护问题加剧,倒逼环境保护税改革步伐加快。作为一种惩罚性质的税种,环境保护税的征收目的是让污染者付出更多代价,而改革选择的路径也逐渐走向立法先行。鉴于此,2018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以下简称“环保税”)正式施行。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三个月的适应期已经结束,环保税进入实质性征收阶段,那么企业对环保税的征缴有哪些困惑?涉污企业在接下来的一个征缴周期内应注意哪些问题?为解答众多企业的疑惑,该培训班特邀环境保护部环
境规划院环境政策部主任、研究员葛察忠,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排污许可技术部高级工程师吴铁,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政策部副研究员李晓亮依次就“环境保护税法解读”“排污许可证相关内容介绍”“环境督促相关内容介绍”三项议题向参会人员进行了详细介绍。
|
![]() |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政策部主任、研究员 葛察忠
葛察忠在演讲中就环境保护税法的一般解读、征税对企业的影响和创新,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涂料无机盐行业环境特点和环境税征收一些考虑进行了介绍。
他首先介绍了环保税所管理的重点领域、出台历程以及不同层级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同时,他开宗明义地指出,环保税不同于其他税种,它并不是以筹集财政资金为主要目的,而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设立。今年1月1日施行的环保税是环境保护利用市场机制的最新成果,也是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更高要求促进了最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葛察忠认为,我国环境管理的重点是对工业环境的管理,其强调的是达标排放,从源头控制、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绿色标签、绿色发展等的全过程进行控制,“更加严格的环境管理是大势所趋”葛察忠说。
在谈及与涂料行业相关的污染问题时,葛察忠表示,涂料行业的环境特点从污染因子看,存在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排放,也存在一些固体废物问题。其中,涂料涂装行业危废问题包括:一是水性涂料产生的废物仍然需要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是否属于危险废物;二是溶剂型涂料生产与使用过程产生的漆泥确定属于危险废物,大量地区处理量接近饱和,迫切需要建立在专业分类处置基础上的处理力量介入;三是溶剂型涂料包装物没有法规依据。造成大量包装物的回收或处置监管难度较大。
![]() |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排污许可技术部高级工程师吴铁
吴铁就我国排污许可证制度的顶层设计及其发展原则进行了介绍。
《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该方案由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11月发布。早在1989年,我国就已经有了排污许可证制度,该制度主要以地方试点为主,有些地方甚至出了细化条例,但其问题是内容太少,对于串联环境管理体系收效甚微。其次,各个地方的排污政策不尽相同,各自为政,没有有效整合,因此,2016年颁布的这项实施方案是以他为核心串联各项制度,依次形成一套高效运行的管理体系。有了这项要求,国家开始着手制定这项顶层设计方案,也就是《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
吴铁表示,实施方案要求,一是实现制度的融合衔接,统一环保管理要求;二是落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规范企业环保行为。规范许可证核发,制定排污许可管理名录,实行分类管理;明确合法权限,规范排污许可证核发;明确核发依据,确定许可内容;明确分阶段、分步骤核发计划,同时,理顺企事业单位和环保部门责任体系,严格落实企事业单位环保责任,持证排污,按章排污,不得无证排污。依法开展自行监测,建立台账记录,如实报告排放情况,加强监管,依证严格监管,重点检查许可事项和管理要求的落实情况,严厉查处违法排污行为,强化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及时公开自行监测数据和环保部门执法信息。
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实施进展方面,据吴铁介绍,一是明确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范围,二是规范核发管理权限,三是落实综合许可,四是统一排污许可证管理流程,五是制度衔接融合,建立分类管理、分级管理、依证监管、信息公开以及企业自行监测、台账记录和执行报告制度,六是技术规范体系,以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为核心,以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执法手册为补充。
排污许可技术规范体系方面,吴铁透露,通过技术体系,衔接固定污染源管理多项制度。“技术体系包括管理上的和技术上的,其中包括排污单位编码规则、行业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行业排污许可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行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行业排污许可证执法手册、环境管理台账与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技术规范。”吴铁说:“以排污单位编码规则为例,通过技术手段,使某一家企业在数据库中成为唯一,不会与其他企业混淆,当然,这只是其中一方面,他为国家对企业进行管理、统计等方面都会提供极大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