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面临变局,今年国际油价还会跌下来
从去年开始,价格复苏就成为国际原油市场的主基调。布伦特原油期货和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WTI)去年涨幅分别达到64.2%和72.5%,创下多年新高。今年国际油价更是一路高歌。3月1日和2日,国际原油市场三大标杆——布伦特、WTI 和阿曼原油期货均收破每桶100美元和110美元大关。这引发了我国业内人士对原油对外依存度长年保持在70%以上的广泛讨论,更对未来国际油价的走势报以极大的关注。
在笔者看来,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搞清楚国际油价不断上涨的原因。
总的来说,导致国际油价上涨的原因有三:一是疫苗广泛接种带动出行强度回升,叠加天然气价格高企推动原油全年需求增量为往年同期的4.5倍。去年大规模疫苗接种使各国逐渐放宽本土出行限制,美国、英国、法国等全年出行强度分别回升20个百分点、37个百分点和33个百分点。再加上2021年底欧洲严重能源危机导致天然气价较往年同期上涨近6倍,使以油代气的经济性大增。据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全球原油需求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98.6%,平均提升538万桶/日,汽油、航空煤油和柴油的增长贡献率分别为36.4%、9.85%和21.1%。二是欧佩克+的克制性增产,使去年全年市场总体供不应求。在美国产量疲弱的情况下,欧佩克+通过控制边际产量主导了全球原油定价权,减产协议执行率始终高于100%。截至2021年10月,经合组织商业库存较年初下降约3.3亿桶至27.37亿桶,为2015年1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三是美联储释放大量流动性,通胀助推油价上升。美国自去年4月起基础货币余额屡创历史新高,在全球货币超发和需求复苏的共振周期下,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原油作为以美元定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而今年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的直接原因是国际形势的风云突变,市场担心原油可能供应中断。去年俄罗斯原油产量约为5.34亿吨(折合1073万桶/日),占全球产量的12%;出口量约2.3亿吨(日出口量约500万桶),约占全球贸易量的12%,位居沙特阿拉伯之后排名世界第二。尽管3月1日包括美国在内的30多个国际能源署成员国宣布将从战略储备中集体释放6000万桶原油,但这批储备真正投放市场尚需时间。市场人士更是调侃,当前全球原油需求量约为每天1亿桶,投放的6000万桶战略储备仅能满足大半天的需求,几乎不能让市场撑过“午餐时间”。更不容忽视的是,3月2日欧佩克+第26届部长级会议如期举行,但仍维持了原定每天增产40万桶的计划不定,并未如会前市场预期般增加供应。受此影响,不断有机构调高国际油价预期,最高已达150美元/桶。
从历史经验出发,今年促使国际油价上涨的因素具有突发性强、剧烈程度高、时效性短的特点,随着局势的缓和,国际油价走势最终将回归基本面主导。届时,市场供需基本面转变、美联储进入紧缩周期将主导国际油价运行中枢下移。
一方面,去年全球整体供不应求状态将在今年发生转变。在全球供应链恢复仍需时日、经济增长预期不强的情况下,原油需求增长主要看疫情的缓和程度。按照疫情发展情况分析,多家机构普遍预计3季度全球原油需求可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全年需求存在320万桶/日的增长空间,边际增量低于2021年530万桶/日的增速水平。而随着欧佩克+恢复生产甚至增产、美国页岩油产量进入快速增长期,预计今年9月全球原油产量将接近1.03亿桶/日。届时,全球原油市场将重新迎来供应过剩的压力。
另一方面,流动性进入紧缩周期,金融属性影响由正转负。去年11月,美联储宣布规模性缩减购债,标志着美国正式进入紧缩周期。1月,美国CPI超预期飙升至7.5%,创近40年以来的新高,通胀高企倒逼美联储提高加息缩表的速度。高盛预计,今年美联储将加息7次,每次25个基点并于年中开始缩表。若美联储加快加息缩表进程,将迅速削减市场流动性。届时,金融属性将明显对油价形成负面影响。
另外,一些不确定因素仍会影响国际油价未来走势。
一是伊核协议谈判。近期,伊核谈判进展乐观,伊朗产量回归市场的预期不断增强。伊朗目前约有130万桶/日的剩余产能和8500万桶的海上和陆上库存。根据历史情况,预计解除制裁后,该国可以在6个月时间里足额释放剩余产能和半数库存,会加速市场供需平衡的改变。考虑到美国已恢复对伊朗部分民用核项目的制裁豁免,市场普遍认为伊朗能够快速回归市场,具体回归的时间点对价格走势有重要影响。
二是新冠疫情的发展情况。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超4.3亿,死亡总人数接近600万,疫情仍是阻碍未来原油市场恢复的最大变量。由于病毒的突变性较强,叠加全球疫苗接种情况存在较大差距,不能排除再次出现新变体的可能,极端情况下或对全球经济恢复有较大影响,使石油需求恢复预期存在较大变数。
三是俄罗斯的供应情况。目前,俄罗斯约有400余家金融机构为SWIFT系统会员。从近日SWIFT公布的名单看,俄罗斯原油出口金融通道并未彻底切断。若关键银行最终没有被纳入名单中,则全球原油贸易仍可保持大体通畅。此外,不排除俄罗斯通过自建结算系统、欧洲INSTEX结算系统或其他结算系统开展对外贸易。
综合分析,笔者预计国际油价会在下半年逐渐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