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外运协议签署!粮食化肥开启下跌模式?
当地时间7月22日,俄罗斯、乌克兰、土耳其和联合国代表在伊斯坦布尔签署了从黑海外运农产品和化肥的有关协议,为解决俄乌粮食经黑海港口运出铺平道路。
俄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在协议签署现场表示,为解决粮食和化肥供应问题,当天在伊斯坦布尔签署了两份协议。
俄罗斯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化肥供应国之一,目前化肥年产量超5000万吨,占全球化肥产量的13%。根据联合国2021年的数据,在氮肥方面,俄罗斯是世界领先出口国,约占世界出口总量的18%;在磷肥市场上,俄罗斯以15%的份额位居第三,在钾肥市场上的份额约为24%,仅次于加拿大(38%)。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签字仪式上表示,这份协议将防止数十亿人面临饥荒。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之称,是玉米和小麦出口大国。据报道,现有超过2000万吨乌克兰谷物滞留在敖德萨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此 协议的签署带来了希望。他表示,这是“为了全世界达成的协议”,能够为发展中国家和面临饥荒的弱势族群带来救济,稳定全球粮食价格。
对全球化肥供应来说,协议的签署是一个难得的好消息。此前,美国已率先示范,采购俄罗斯化肥回国。
据悉,一艘从俄罗斯出发运送液体化肥的油轮即将抵达美国。数据显示,这艘名为Johnny Ranger的油轮装载了约3.9万吨尿素硝铵溶液,计划于今日抵达新奥尔良。
而且,近期美国及欧盟也再三表态,针对俄罗斯的制裁并不包括农产品和化肥,而这意味着俄罗斯粮食及化肥将敞开供应全球市场。
据美国媒体报道,受这两大消息影响,全球粮食价格应声下降。7月22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收盘数据显示,最活跃的小麦期货合约下跌近六个百分点,报7.59美元/蒲式耳,为今年2月份以来的最低收盘价。
来源 | 财联社、新华社、中国农资传媒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