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开发区:突出首位产业 拉响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大龙开发区紧紧围绕“ 创建国家级开发区、打造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基地、建设生态工业新城”目标,超前谋划,干字当头,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一批又一批的企业落户发展,逐步形成主导产业明晰、首位产业凸显、纵向成链、横向成群、领跑行业的集群发展态势,拉响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大龙开发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发展
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新型动力电池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专注于高纯超细无机功能材料领域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电池用硫酸锰、锂电池用四氧化三锰。
“去年公司实现8亿元的产值,今年我们要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统筹谋划全年的生产目标,争取实现12亿元以上。”汇成新材料第三事业部总经理曾昭华说:“立足现有产品,不断加强研发队伍建设,研发新产品,不断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汇成新材料
利用科技创新、掌握核心专利技术已经成为汇成新材料打破传统锰产品生产经营的一把利剑,正向着创新循环经济与绿色发展让锰渣“华丽变身”为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路径,有效解决园区企业锰渣的回收,形成园区“废物质”的闭路循环。
依托已有的中伟新材料、红星锰业、汇成新材料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企业,开发区先后引进百思特、格瑞特、红星电子等上下游企业,形成了以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综合回收利用于一体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新材料循环产业链;还吸引了凯金、嘉尚、山河智能等上下游企业及补链型企业纷纷落户发展。
生产车间
7月28日,大龙开发区高端锂电材料产业园项目(凯金)完成了吊装任务,标志凯金一期项目最后一栋四号厂房安装工程正式拉开帷幕,也意味着一期厂房即将全面建成。
作为铜仁市和东莞市东西部产业协作重点项目,大龙高端锂电材料产业园项目(凯金)系于2021年9月签约落户大龙,由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以贵州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主体进行建设与运营,主要建设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及配套设施。总投资90亿元,分二期实施,其中一期建设年产10万吨石墨化产能、投资30亿元、占地650亩;二期建设年产2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产能、投资60亿元、占地1000亩。全面建成并投产后,预计总年产值达120亿元。
凯金项目
该项目生产的负极材料具有容量高、循环性能优异、高温性能好等优点,并针对高倍率、快充等特殊应用场景开发了具体的材料型号。全部建成投产后,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大龙开发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发展,加快创新驱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当前,大龙开发区共有工业企业20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家(含石阡产业园8家),年产值亿元以上工业企业19家,培育上市企业1家,后备上市企业5家。1-7月,园区完成总产值232亿元,工业总产值149.85亿元,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累计140.12亿元,同比增长53.77%,其中新型功能材料产值119.78亿元(中伟及中伟循环95.70亿元),占1-7月规上总产值的85.48%,同比增长79.4%。
建起来的厂房
下步,大龙开发区将继续围绕新型功能材料首位产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力度,通过亲情招商、上门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产业集群招商,积极引进一批优质项目,进一步推动园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集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