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报评论员:短期影响难改长期向好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和蔓延,不仅给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影响,对经济的冲击也不容小觑。但从时间维度来看,困难只是暂时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石油和化工行业,一方面要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冲锋陷阵,同时也要思谋疫情过后的生存之要、发展之本。
毋须讳言,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很大,对行业全产业链的冲击无法避免。以成品油为例,由于部分地区实施交通管制,不少城市相继宣布延迟复工,导致成品油市场出现滞销,本就产能严重过剩的炼化企业更是雪上加霜。石油、石脑油、乙烯、丙烯、丙乙烯单体和乙二醇等原材料消耗均大幅下降,国内产量也随之减少。此外,疫情防控导致物流不畅,不少化工企业原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生产经营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春耕在即,化肥和农药产品受到的冲击尤甚,预计全年销量都会受影响。疫情影响的行业还包括涂料、丁苯橡胶和聚碳酸酯等,这些产品的市场也将受到冲击。
但化工产品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发挥的生力军作用,也为行业赢得一些新机遇,尤其一些细分产品需求出现井喷。防菌消毒液、医用防护服和口罩材料、防护目镜和面罩、输液和注射用品、药品包装、医用活动板房材料等,都离不开化工材料尤其是高分子材料的支撑。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这些产品产能都将得到充分释放,并由此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行业在为抗击疫情提供物资支撑、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还挖掘出更多为抗击疫情发挥作用的相关产品,为行业发展寻求新转机。
长远来看,我国迈向石化强国的目标不会变,全行业也将继续推进高质量发展。虽然新冠肺炎疫情还在继续,但阴霾终将过去,春天已经不远。历史经验表明,2003年非典疫情对国内经济的冲击也很大,但下半年就把上半年的损失全部找了回来,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高涨期,还出现了其后若干年高速发展的局面,石油和化工行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眼下因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本次疫情过后不一定会有当年那么大的反弹势头,但完全可以预料,全行业一定会迎来一轮恢复性增长。资本市场是实体经济的风向标,我国股市在春节假期后如期开盘,并迅速企稳走高,许多化工企业股票创多年来新高。由此可见,行业全年业绩仍值得期待。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为应对疫情影响,党和政府已经并正在从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陆续出台一系列稳经济的政策措施,比如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税收汇算清缴推迟等。全国各省市也适时出台了支持实体经济的各项政策。今后,各行业将会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内需中不断追求高质量发展,相信疫情过后相关政策会推出的更加积极、力度也会更大。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当下,石化企业最需要做的就是扛住这段非常时期,既求生存,也谋发展,同时做好市场预测,及时调整全年计划,谋划应对策略,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发展目标是使中国真正成为全球石化强国,疫情不会影响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长远发展目标。行业各企业也要逆势而上,为奋力实现年度经营目标,为确保全行业的生存发展汇聚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