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云南省磷化工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及进展
发布时间:2022-11-17 来源: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     分享到:

      云南目前是我国黄磷第一大省,依托现有黄磷产能,发展热法黄磷深加工,重点开发磷系阻燃剂、磷系电子化学品、磷系功能材料、高纯次磷酸盐等下游高附加值产品,通过  “矿化一体、湿热并举”,打造磷矿-黄磷-磷酸-精细磷酸盐及磷化物全产业链,是“十四五”的主要路径。这一期我们就来分享此话题。


一、产业基础

      云南磷化工产业基础较好,全省已探明29亿吨“浅地表、少杂质、易开采”的磷矿资源量,潜在资源量300多亿吨。有10个磷矿规划区和磷矿基地,矿山25个。

      磷化工产业磷酸、磷肥等基础磷化工产品生产工艺先进、产能规模大,黄磷及磷酸盐产品等基础磷化工生产大省,磷矿石、磷酸、黄磷等磷化工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2020年磷化工行业实现产值约700亿元。截止2020年底,全省133户规上磷化工产品制造企业,共有有效:


  • 黄磷产能75万吨

  • 湿法磷酸产能235万吨

  • 磷酸铵盐产能870万吨

  • 磷酸钙盐产能260万吨

  • 钙镁磷肥产能170万吨

  • 重钙和普通过磷酸钙产能1500万吨

    云南省磷化十四五.jpg

          云南是国家明确的磷复肥生产基地,磷复肥覆盖东北、西北等地,部分产品出口国外,满足市场需求,优势明显,影响力日益增强,2020年,全省化肥产量占全国约20%左右,其中高浓度磷复肥成为云南化肥的品牌,磷肥生产技术及装备水平国际领先。

    二、发展趋势

           近些年我国政策层面重视磷矿石资源,加之我国磷化工行业快速发展导致的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去产能和环保高压下国内供给端持续收缩。国内磷化工行业已迈入成熟期和资源整合期,行业由粗放式发展逐渐向高质量、环保化发展,未来中小企业难以复产,龙头企业将通过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迅速扩展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

    2. 需求端增速放缓,高端磷酸盐快速发展

           世界磷化工产品需求随着社会发展将刚性持续稳步增加。国内磷矿石需求随着行业落后产能出清和下游需求逐步回暖,磷矿石将平稳运行;环保政策下黄磷下游传统磷酸盐需求有所下降,随着集成电路芯片、液晶显示器像电极制造等制造业向我国大陆转移,国内中高端电子级和食用级磷酸盐等高端磷酸盐需求增长较快。磷肥作为刚性需求,整体需求稳中向上。

    三、产业链分析

          磷化工产业链上游为磷矿石,中游为黄磷、磷酸,下游主要为化肥、磷酸盐、农药和工业产品。目前磷矿石利用主要有湿法和热法两种工艺。热法磷酸可以制得高纯度的磷酸,但是是高耗能工艺,10吨磷矿石需要1.9吨焦炭、3吨硅石、0.02吨普通功率石墨电极。湿法制磷酸占据磷酸生产的主导地位。湿法磷酸比热法磷酸成本低20%-30%,目前75%~80%的磷酸是采取湿法制作而成的。

    1. 产业链上游

           磷矿石资源储备丰富。云南是我国磷矿石主产区之一,磷矿石基础储量为6.2亿吨,居全国第四位,资源优势明显。受云南省滇池环保治理影响,2018年磷矿石产量1770万吨万吨,较产量高点降幅达到25%左右。云南磷化集团与武汉大学、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等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成功开发出磷矿浮选工艺技术和选矿药剂,攻克胶磷矿浮选的世界性难题,实现了云南中低品位磷矿产业化开发。

    2. 产业链中游

          黄磷生产行业领先。黄磷作为热法磷酸的原材料,属于磷化工产业链中端产品,产品价差较小,所以企业多建在磷矿石矿场周边,降低运输费用成本。2016年以来,云南黄磷生产工艺、装备水平、产品产量处于行业领先,主要产品不仅满足了省内需求,还大量出口国际市场,影响力日益增强。云南黄磷产能主要集中在晋宁、东川、宣威、江川、屏边等地,通过环保治理以及落后产能淘汰,生产企业由2013年的40多家缩减到目前的28家。

           磷酸生产实现技术突破。磷酸为磷化工产业链最重要的中间体,省内湿法磷酸净化技术应用取得突破,高品质净化磷酸实现从无到有,其下游的三元复合肥、饲料级磷酸氢钙等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3. 产业链下游

           磷肥生产国际领先。目前,云南化肥产量全国约20%左右,其中高浓度磷复肥成为云南化工的品牌,磷肥生产技术及装备水平国际领先。全省磷复肥产能主要集中于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和云南祥丰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其次主要为勤攀磷化工、天宝磷化工等化肥企业。磷酸盐类生产逐步高端化发展。磷酸盐属应用型产品,主要产品有磷酸、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饲料磷酸盐、三氯化磷、三氯氧磷等。

           云南省产业链逐渐向下延伸,目前晋宁工业园区磷化工规模以上企业有18家,涉及磷酸钙盐、黄磷、磷精矿等初级产品和食品级、医药级、电子级、牙膏级、工业级精细磷化工高端产品。云南饲料级磷酸氢钙产量主要集中在天宝动物营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禄丰天宝磷化工有限公司)、昆明川金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化云龙有限公司、云南胜威化工有限公司、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5家企业,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近90%。虽然云南精细磷化工有一定发展,但是高端化仍需进一步深入。

    四、“十四五”的导向

    1. 产业引导

           研发节能环保新技术,提升产业绿色化水平。逐步通过磷资源综合利用、采用环保新技术、不断延伸产业链等措施,做大做强高端磷复肥、精细磷化工产业,用清洁生产托起绿色磷化工产业,推动产业正向高质量、环保化发展。

           产业升级换代,精细磷化工向高端化发展。利用省内丰富的磷矿资源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推动磷矿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换代,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向下游产业延伸,主要包括食品级磷酸盐、高纯电子级磷酸、含磷药品及中间体、磷系阻燃剂、磷系催化剂、表面活性剂、水处理剂等精细磷化工产品。

    2. 产业布局

          重点布局在云南安宁产业园区(草铺化工园区、晋宁化工园区和海口化工园区)、云南宣威经济技术开发区羊场化工园区、云南会泽产业园区者海化工园区、云南澄江产业园区东溪哨化工园区等。

           随着国家对长江保护法的实施,云南省内的滇池流域和抚仙湖流域保护条例的实施,未来滇中一带的磷矿资源开发将受到政策的较大制约,未来云南磷矿资源将以近期勘探的镇雄磷矿区(距离长江干支流约50km以上)为重点,同时结合原料矿区统筹考虑磷化工产业布局。(数据资料来源互联网)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