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工业硅期货将上市 有望赋能光伏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2-12-09 来源: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     分享到:

       12月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通知,同意广州期货交易所开展工业硅期货及期权交易。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工业硅期货、期权的推出,对于助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升产业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和完善工业硅价格形成机制具有积极意义。

  广期所方面表示,工业硅市场规模增长较快,可供交割量相对充足。按照2021年均价计算,我国工业硅市场规模约644亿元。预计到2025年我国工业硅的需求量将达到480万吨,市场规模有望近千亿元。

  “对于光伏产业供应链的企业来说,工业硅期货的上市可以给予市场以价格方面的信号,企业可以通过对期货价格的预判,制定对应的生产经营计划,或者调整安排生产与销售。此外,工业硅期货可以助力企业通过套期保值规避价格风险。”东证期货衍生品研究院产业分析师吴奇翀表示。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译阳认为,我国工业硅期货的上市可以充分发挥行业主导地位优势,结合现货市场交易,有望给国内外相关行业提供指导性价格,从而助力夺回应有的国际定价权,为整个光伏行业的价格稳定奠定基础。

  随着工业硅期货交易开通,未来上游生产企业可以通过工业硅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来锁定利润,而下游企业可以进行套期保值来锁定生产成本,因此有望稳定产业链上下游市场。

  据了解,合盛硅业、东岳硅材此前已表示拟向广期所申请工业硅指定交割厂库的资质。

  “率先上市能够反映供求实际的工业硅期货,并利用期货市场形成工业硅定价中心,有助于将我国在工业硅产业市场份额大、出口贸易占比高的优势转化为与之匹配的国际市场影响力。”广期所方面表示,下一步,将在证监会指导下,做好工业硅期货和期权上市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工业硅期货和期权平稳推出,并稳健运行。

  资料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硅生产与消费国。截至2021年,我国工业硅生产企业总计220家,98%生产企业为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021年,国内工业硅产能499万吨(不含再生硅),产量321万吨 ,分别占全球工业硅产能和产量的73.35%和71.65%;工业硅消费量313.2万吨,其中国内消费量235.8万吨,占全球消费总量的57%。

  工业硅位于硅基材料产业链的顶端,是“硅能源”产业链发展的核心原料。工业硅下游产业为多晶硅、有机硅和铝合金等,均为朝阳产业,潜力巨大。多晶硅是光伏组件的主要原料,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与逐步推进,光伏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预计到2025年多晶硅领域消费工业硅的数量将超过190万吨,占国内工业硅总消费量的41%,成为工业硅最大消费领域。

  从另一下游看,有机硅是工业硅目前最大的消费领域,未来仍将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长。多数有机硅材料与石油基材料用途类似,如硅油、硅胶、硅树脂等,但性能更加优异,且产生更少的碳排放。

  从市场来看,近年来,工业硅市场价格波动频繁。去年8~9月,工业硅市场出现大涨行情,价格一度攀升至6.7万元(吨价,下同)附近。但进入10月,工业硅行情大幅跳水,市场价格下跌至2万元左右。近期,国内工业硅市场仍处于低迷态势,主流价格在2.05万元。这也导致了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出现大幅波动。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