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2】兴发集团催人奋进的十件大事
2022年兴发集团克服国内外疫情反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不利因素影响,始终把发展经济放在突出位置,改革发展取得前所未有的突出成绩。全年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550亿元、利润67亿元、上缴税费23亿元、出口创汇15.5亿美元,同比分别上升19.78%、33.71%、107.02%、40.27%。销售收入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各项经营指标均创下历史新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连续8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在湖北百强企业利润总额增幅榜上,兴发集团位居首位。
盘点全年,2022年催人奋进的十件大事,见证了兴发集团在实现“千亿兴发、世界一流”目标奋进路上的坚实步伐。
1、第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视察兴发集团。
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率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湖北检查长江保护法实施情况时,首站就来到位于长江岸边的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了解岸线保护情况。7月3日,栗战书委员长在武汉召开的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座谈会讲话中对兴发集团给予了高度评价:宜昌兴发集团,经过“关停、转型、搬迁、治污、复绿”五大工程,沿江的生产岸线逐步变成了生态岸线。
2022年,兴发集团的发展还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的高度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视察了内蒙兴发;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杨晓渡,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分别视察了新疆兴发;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到宜昌新材料产业园视察调研;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谌贻琴,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分别视察了龙马磷业,均对公司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肯定。
2、湖北省委书记王蒙徽到兴发集团调研,勉励兴发集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强化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为服务国家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6月1日,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蒙徽到兴发集团调研,深入厂区与大家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的殷殷嘱托,现场察看长江岸线腾退、修复现状,详细了解企业污水处理、废水治理等情况。王蒙徽对企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勉励企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强化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为服务国家战略作出更大贡献。王蒙徽走进湖北三峡实验室,察看研发成果,与实验室负责人和科研人员亲切交谈,仔细询问实验室建设运行及有关项目研究进展情况,鼓励实验室持续加强科研攻关,多出创新成果。王蒙徽强调,要用好湖北科教资源,结合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战略需求,进一步明确“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化,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要创新体制机制,引进培育高端人才,建设一流创新平台,整体提升我省科技创新能力,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2年,兴发集团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放大湖北三峡实验室重大技术创新平台引力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2022年引进高学历人才707名,入职的数量和质量均创历史新高,人才瓶颈进一步得到了有效缓解。全年共实施技术创新项目51项,新增专利授权185项,累计拥有专利授权821项。
湖北三峡实验室成立一年来,重点围绕磷石膏综合利用、微电子化学品、磷基高端化学品等六大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绿色化工过程和高效装备的开发应用方面持续发力,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可喜成效,专职研发人员达到259人。湖北三峡实验室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资质和CMA认证,成功争取2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实验室人才引进和培养取得显著成效,池汝安主任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邓华博士获批湖北省创新人才计划。聘请了王焰新院士、陈芬儿院士、王玉忠院士和瞿金平院士等11位专家为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领衔创新团队参与实验室研发工作。从中科院过程所、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武汉工程大学和三峡大学双聘高层次人才48人,其中博士36人,教授/研究员8人。
3、中共二十大代表李国璋走上“党代表通道”,用“清澈的数字”讲述兴发集团守护长江故事。
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党的二十大代表、兴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国璋肩负党赋予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参加盛会。10月22日,在人民大会堂二十大“党代表通道”第二场采访现场,李国璋代表面对直播镜头向中外记者和亿万观众,用“清澈的数字”讲述兴发集团守护母亲河长江的绿色故事。
4、兴发集团成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8亿元。
10月31日,兴发集团可转换公司债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共募集资金总额28亿元,用于新建20万吨/年磷酸铁、10万吨/年湿法磷酸精制技术改造、新建8万吨/年功能性硅橡胶项目和偿还银行贷款。本次募投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加速兴发集团在磷酸铁锂新能源产业链上的布局,延伸有机硅产业链,产品结构将进一步优化,规模化经营竞争优势将进一步提高,抵御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2022年,兴发集团进一步加大对外合作的力度,与上市公司华友钴业、新亚强、东方雨虹、新亚制程等企业深化合作,携手共进的朋友圈越交越大,合作共赢的步伐越走越宽广。
5、后坪磷矿200万吨/年采矿项目历时19年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孕育了久久为功、艰苦奋斗的新时代兴发精神。
12月9日,投资20亿元历经19年的基础建设,后坪磷矿200万吨/年采矿项目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坪磷矿努力建成湖北最好、全国领先的绿色矿山标杆企业,逐步实现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开采,不断增强公司磷矿资源保障能力,夯实公司磷化工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发展基础,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2022年,兴发集团始终将项目作为发展的硬核支撑,持续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培育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全年预计完成投资52.9亿元,贵州兴发1万吨/年二甲基二硫醚项目、新疆兴发5万吨/年二甲基亚砜项目(二期)、内蒙兴发有机硅新材料一体化循环项目、兴福4万吨/年电子级硫酸项目、10万吨/年超高纯液体三氧化硫项目、1万吨/年电子级双氧水项目顺利建成投运;兴瑞40万吨/年有机硅新材料项目、20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项目一期工程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这些项目将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产业链条,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布局逐步打开,项目投产后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6、二甲基亚砜绿色高效合成关键技术荣获石化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技术创新结下丰硕成果。
11月21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下发了2022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及行业专利奖拟授奖名单,兴发集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申报的二甲基亚砜绿色高效合成关键技术荣获石化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技术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DMSO创新性强、工业化成套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已授权中国专利36件,其中发明专利10件,主导制订DMSO行业标准1项,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MSO绿色高效合成技术体系。
2022年,持续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在关键领域、关键项目取得重大突破,科技成果竞相涌现,技改研发成效显著,成功开发了LAL系列BOE蚀刻液、氨基硅油等8种新产品,开发和应用了线性体原料生产甲基硅油新工艺、草甘膦副产氯化钠精制工艺、次磷酸钠塔式连续反应工艺、磷石膏浮选提纯工艺等新工艺技术成果;磷酸铁、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方向已取得重要进展。
7、兴福电子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为分拆上市IPO奠定了坚实基础。
7月22日,湖北兴福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第一届一次董事会、监事会)顺利召开,标志着兴福电子的股份制改造工作圆满完成,标志着兴福电子的组织形式和法人治理结构进入新的阶段。兴福电子通过股改实现资产证劵化及上市,为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助力兴福电子早日实现打造“国内一流的电子化学品生产供应基地”目标。
8、年产20万吨RTV项目开工建设,标志着兴发集团进入新能源产业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5月16日,兴发集团与谷城县在襄阳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精细化工产业、县域经济、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合作进行深入交流。10月9日,兴发集团年产20万吨RTV(室温硫化型硅橡胶)项目在谷城县开工,这标志着兴发集团进入新能源产业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022年,兴发集团加快进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步伐,积极对接新能源汽车战略新兴产业,宜都园区20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项目一期工程加速推进,兴山30万吨/年磷酸铁锂及相关配套项目一期正式开工建设,三里荒光伏电站项目(一期)道阳坪光伏电站项目建成投入发电。
9、全年出口创汇达到15.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国际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面对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海外疫情失控的复杂环境,兴发集团海外销售业务团队不惧疫险逆行出海,走近客户实现精准营销,将兴发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全年出口创汇15.5亿美元,同比增长40.27%,创下历史新高。
其中,兴发美国实现销售收入18.81亿元,同比增长45.20%,兴发巴西实现业务收入31.87亿元,同比增加58%,成为中国出口巴西市场销售额排第三的企业,兴发欧洲实现销售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72.13%,均创历史新高。
10、全年累计向乡村振兴和社会福利事业捐赠1.1亿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造福乡梓。
1月1日,兴发集团捐资5000万元(后追加至7000万元)成立兴山县“兴发乡村振兴公益基金会”,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支持县域经济、民生和乡村振兴发展。
2022年,兴发集团始终把企业社会责任铭记于心、实践于行,全年累计向社会捐赠1.1亿元反哺社会,造福乡梓。全年预计上缴税费23亿元,前11个月发放职工薪酬共16.04亿元,安置大学生就业1020人,投资7500万元对兴发家园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升级,一次性加装电梯50部。累计完成投资10亿元建设的高铁配套项目,与兴山高铁站同步建成,助力兴山跑步迈入高铁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