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拓展 氟材料、磷化工前景可期——2023年化工行业投资策略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及全球资源民族主义兴起的大背景下,新产能供给收缩,而下游新兴领域不断拓展,相关板块如氟材料、磷化工等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多家券商也看好其发展前景。
氟化工: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2022年,氟化工上市公司业绩亮眼。据不完全统计,前三季度,10余家氟化工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全部增长,有的企业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6倍。从制冷剂到含氟新材料,再到新能源锂电原材料,氟化工产品以其独特的性能优势,不断扩充其市场空间。
萤石是氟化工产业链最为重要的前端原材料,以其为原料制得的氢氟酸是现代氟化工的基础。作为整个氟化工产业链的核心,氢氟酸是制取中下游氟化工产品的基本原料,其下游主要行业包括制冷剂等。
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2024年,我国三代制冷剂的生产和使用将冻结在基线水平。长江证券研报认为,三代制冷剂配额争抢期过后,企业或回归更为市场化的供应水平。2024年三代制冷剂配额正式冻结,2025年二代制冷剂配额累计削减67.5%,预计由此将带来14万吨/年的供应缺口。而需求方面,地产行业韧性犹存,在疫情防控优化下,家电等行业或逐步回暖。预计三代制冷剂有望从景气底部反转。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随着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电子电气、医疗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含氟中间体、特种含氟单体、含氟冷却液、新型含氟灭火剂等新型含氟精细化学品技术研发不断深化,这些下游行业的市场空间不断拓宽,将给氟化工带来新的增长点。
中国银河证券、国信证券认为,高端化工材料有望继续提高国产化率,看好萤石—制冷剂等上游氟材料板块。
磷化工:下游应用范围拓宽
2022年,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能耗“双控”影响,磷化工相关产品新增产能有限、价格高企,奠定了磷化工板块业绩基础。
磷矿是磷化工产业链的基础原料,下游包括磷肥、食品级磷酸盐、磷酸铁锂等产品。其中,磷酸铁锂是目前磷化工产业链中最景气的细分品类。
据了解,每生产1吨磷酸铁锂需磷矿(折纯)0.5~0.65吨、磷酸一铵0.8吨。磷酸铁锂需求的高速增长沿产业链向上游传导,将带动磷矿在新能源领域的需求增加。在实际生产过程中,1GWh磷酸铁锂电池需要2500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对应1440吨磷矿(折纯,即P2O5=100%)。预计到2025年磷酸铁锂需求量将达到191.4万吨,对应的磷矿需求为111万吨,约占磷矿总需求的4.2%。
国信证券研报认为,多方因素将共同推动磷化工产业链持续高景气。从上游来看,未来磷矿石在行业准入门槛提高、环保高压的背景下,其供给端将持续趋紧,资源品稀缺属性凸显。叠加国外能源价格大涨推动国外磷化工成本高涨,国内相关企业成本优势显现。此外,全球粮食危机、农业景气周期将推动磷肥需求上行;磷酸铁锂电池爆发式增长也为磷矿石需求提供重要增量。
首创证券表示,新一轮全球资源通胀的根源为产能周期,包括磷矿等矿产资源均因过去5~10年资本开支不足导致供给紧张,而新产能释放需要较长时间,所以未来2~3年磷矿供应端紧张局面难以缓解。
开源证券认为,新能源赛道高景气持续,长期看好磷化工等上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