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矿业综述 | 2023年全球矿业展望
全球矿业与世界经济一样,也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点。但两者并非同步,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全球矿产开发投资和市场价格变化存在一定的滞后性。2022年,受世界经济下行、通货膨胀加剧、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地缘政治恶化以及资源民族主义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矿产品市场剧烈动荡,大多数矿产品价格冲高后回落,这种情况与2012年全球矿业达到阶段性顶点的状况类似。为保障电动汽车等战略性产业发展的需求,西方国家运用补贴等政策,推进国内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同时建立国际矿产资源安全伙伴关系,并禁止外国国有企业参与本国关键矿产开发,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政策取向不同,市场冷热不均。2023年,全球矿业面临世界经济下行、地缘政治和ESG(Environment,Social and Governance)风险加剧等方面的挑战。本文从世界经济、矿产勘查开发、矿产品供需、矿业公司经营和重要矿产资源国法律政策等5个方面对2022年全球矿业形势进行了回顾,对2023年的全球矿业形势进行了简要分析,认识和结论仅供参考。
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矿产资源国采矿业GDP下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22年10月份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从7月份预测的2.9%下调为2.7%,维持2022年3.2%的增速不变(表1)。
表1 IMF下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期
IMF预测,发达经济体2022年GDP增幅为2.4%,2023年降至1.1%。其中,美国2022年增幅为1.6%,2023年降至1.0%;欧元区2022年增幅为3.1%,2023增幅只有0.5%;日本2022年增幅为1.7%,2023年基本持平,为1.6%;英国2022年增幅为3.6%,2023年只有0.3%;加拿大2022年增幅为3.3%,2023年降至1.5%。
2022年,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3.7%,较发达经济体高出1.3个百分点。“金砖五国”中,巴西增长2.8%,俄罗斯萎缩3.4%,印度增长6.8%,中国增长3.2%,南非增长2.1%。2023年,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与2022年持平,IMF将中国经济增速从4.6%下调为4.4%;将巴西经济增速从1.1%下调为1.0%,但将俄罗斯增速从-3.5%上调为-2.3%。
分季度来看,主要经济体走势有所不同。其中,美国、欧元区和英国在2022年第一季度增幅最高,分别达到3.7%、5.5%和10.7%,随后连续两个季度增速减缓,第三季度分别降至1.9%、2.3% 和1.9%。印度与日本走势相同,第一季度较低,分别为5.5%和0.4%,第二季度增幅上升,分别达到13.5%和1.6%,第三季度增速下降,分别为6.3%和1.5%。中国在第一季度增幅最高,为4.8%,第二季度下降至0.4%,第三季度回升至3.9%(图1)。
图1 世界主要经济体近年GDP增速季度变化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2022年和2023年GDP增幅预估分别为4.9%和3.5%。其中,2022年沙特阿拉伯预计GDP增幅为7.6%,伊拉克为9.3%,科威特为8.7%,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为5.1%,远远高于全球3.2%的平均增速;2023年,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GDP增速预计分别为3.7%、4.0%和4.2%,仍然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科威特的增幅只有2.6%。受国内局势动荡的影响,利比亚2022年GDP萎缩了18.5%,不过2023年有望大幅回升。2022年,委内瑞拉经济增速在6%以上,2023年增幅有望继续保持这一水平。
在主要矿产资源国中,受到国内政治经济局势的影响,智利、秘鲁经济2022年逐季度下滑,例如智利GDP增速从第一季度的7.4%下降到第三季度的0.3%;秘鲁则从第一季度的3.8%降至第三季度的1.7%。2022年的俄罗斯GDP增速则从第一季度的3.5%降至第三季度的-3.7%。其他国家中,澳大利亚GDP增速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3.3%增至第三季度的5.9%;加拿大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3.2%增至第三季度的3.9%;南非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2.7%增至第三季度的4.1%,巴西从第一季度的2.4%增至第三季度的3.6%(图2)。
图2 世界主要矿产资源国家近年GDP增速季度变化
受到铁矿石和铜矿价格下跌的影响,2022年前三季度,巴西矿业生产下降了2.8%,智利矿业生产下降了4.4%,秘鲁矿业生产下降了1.3%。但在煤炭、铀、天然气等能源价格上涨推动下,同期澳大利亚矿业生产增长了7.1%,加拿大矿业生产增长了2.3%,哈萨克斯坦矿业生产增长了30%,纳米比亚矿业生产增长了21.5%,阿根廷矿业生产增长了14.4%。
能源转型促使矿产资源开发格局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拥有锂、石墨、稀土等关键矿产的国家面临新的矿业发展机遇,比如津巴布韦、玻利维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卢旺达、刚果(金)、尼日利亚等。
矿产品市场调整企稳,新能源汽车矿产需求依然旺盛
2022年国际矿产品市场“过山车”式的行情品种之多、振幅之大并不多见。地缘局势紧张加剧欧洲能源危机,煤炭、石油、天然气价格暴涨;同时,电动汽车发展速度之快超过大多数人预期,带动锂价飙升。受到俄乌军事冲突以及印度尼西亚出口政策的影响,国际镍价大幅震荡,使得伦敦金属交易所一度停止交易。
地缘局势紧张推动2022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扬,欧佩克(OPEC)、西德克萨斯(WTI)和布伦特(Brent)原油均价分别为101.73美元/桶、95.45美元/桶和102.58美元/桶(图5),较2021年分别上涨45.9%、40.4%和45.1%,创2014年以来新高。2023年,如果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新冠病毒疫情结束,交通行业对石油的需求将继续回升,国际原油价格有望再次冲击2012年高点。
图5 2003年来国际原油价格变化情况
2022年世界粗钢产量下降,不过降幅逐月缩小。根据世界钢铁协会(World Steel Association)统计,2022年前11个月世界粗钢产量为16.91亿t,同比下降3.7%;美国、欧盟和日本等经济体降幅分别为18.9%、17.0%和16.8%;中国前11个月粗钢产量为9.35亿t,下降1.4%,连续第二年下降。2022年3月份国际铁矿石价格在达到152美元/t的高点后持续下跌,10月份跌至92美元/t。各机构对2023年国际铁矿石价格预测分歧较大,其中,惠誉方案(Fitch Solutions)认为国际铁矿石价格将下跌至85美元/t,荷兰国际集团预测为90美元/t,瑞银集团预测为95~100美元/t,花旗集团则比较乐观,预测为120~150美元/t。
2022年,国际有色金属价格大幅震荡,铜、铝、锡等金属价格冲高后回落,特别是锡价和镍价振幅较大(图6)。受开采品位下降和企业经营问题的影响,世界最大产铜国智利2022年前11个月铜产量累计为482万t,同比下降5.9%。世界三大金属交易所铜库存量2022年末再次降至多年来最低水平(图7)。与2022年初相比,2022年底LME铜价下跌了14.2%,LME镍价上涨了44.4%,LME 锡价下跌了35.9%,LME 铝价下跌了15.3%。关于2023年铜价,智利国家铜业委员会(Cochilco)预测为3.7美元/磅,惠誉方案(Fitch Solutions)预测为3.63美元/磅,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预测为4.56美元/磅,美国银行预测可能达到5.44美元/磅,再创历史新高。
图6 主要金属价格走势
2022年,受央行加息和大量购买黄金储备等多因素影响,国际贵金属市场继续调整。与年初相比,2022年底国际黄金价格下跌了0.02%,白银价格上涨了3.49%,铂价上涨了12.5%,钯价大幅震荡,3月中旬曾涨至3425美元/盎司,较年初上涨80.7%,但随后回落,全年收跌5.6%。惠誉方案(Fitch Solutions)预测2023年黄金价格为1600美元/盎司,下跌11%。但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认为,美国放缓加息速度、央行需求增长以及地缘冲突加剧都可能抬高黄金价格,金价可能上涨12.5%~25.0%。
铁矿石、铜价冲高后回落,使得巴西、智利出口额大幅下降(图8)。2022年,巴西铁矿石出口量为3.46亿t,较2021年的3.57亿t下降3.1%;出口额约290亿美元,较2021年的446亿美元下降35.1%。2022年前10个月,智利铜出口额为355亿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398亿美元下降10.8%。
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突飞猛进,产销量有望达到1000万辆。其中,中国新能源车产量705.8万辆,增长96.9%。预计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将达到900万辆。2022年前11个月,欧洲、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达到205万辆和60万辆,同比增幅分别为15%和22%。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刺激了对锂等电池金属的需求,锂价飙升。2022年锂辉石均价约为2730美元/t,与2021年的598美元/t相比,涨幅为357%;氢氧化锂从17370美元/t升至39900美元/t,涨幅为130%;电池级碳酸锂国内混合均价为52.5万元/t,较年初的28.2万元/t上涨了86.17%。澳大利亚政府预测2023年锂辉石价格将进一步上涨至4010美元/t,氢氧化锂则上涨至61200美元/t。
矿业公司ESG风险持续,绿色转型带来新机遇
普华永道(PwC)的《2022年矿山报告(Mine2022)》显示,40家最大矿业公司中从事关键矿产经营的企业市值高出平均水平49%~147%,为全球实现从化石燃料向清洁能源转型,世界最大矿业公司需要加大关键金属投资,未来成功将取决于这些公司是否能够在世界清洁能源转型中发挥引领作用并继续为股东创造丰厚利润回报。为此,矿业公司应总结在关键矿产方面的经验,寻找提高在供应链中地位的机会,投入资金适应净零排放需求以及增加利益相关者的信任。
关键矿产困局难解,西方国家建立矿产资源联盟
锂、稀土等关键矿产长期短缺,已经严重影响了西方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等行业发展,俄乌军事冲突使得这一困局更加凸显。为了尽早缓解关键原材料短缺局面,西方国家一方面出台鼓励政策,推动本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联盟,希望从伙伴国获得关键矿产供应,同时打击对手供应链。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要满足2030年关键矿产需求,全球电池和矿产供应链需要扩大10倍。为实现净零目标,道路交通电动化将加速推进,由此带来的关键矿产供应压力与日俱增。IEA预测,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将从目前的340GW·h增至3500GW·h。IEA认为,要注重整个产业链的联动,即不但要大量建设矿山,也要增加中游加工投资。
为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关键矿产供应,美国出台了多项法规政策。一是出台《通胀削减法案》,实施长达10年、总额为3690亿美元的补贴政策,支持电动汽车、关键矿产以及发电设施的生产,补贴对象主要是美国本土或北美地区生产和销售企业。二是公布2022年关键矿产目录,将稀土金属和铂族金属由原先的“矿类”分解为矿种,另外增加了镍和锌,剔除了氦、钾、铼和锶。三是建立矿产资源安全伙伴关系,联合加拿大、澳大利亚、芬兰、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瑞典、英国等国成立国际伙伴联盟,目的是构建和保障对于清洁能源技术和全球清洁能源转型至关重要的关键矿产供应链。
作为美国盟友,加拿大支持美国的矿产安全伙伴计划,同时积极倡导世界地质调查联盟,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地学知识和信息共享来保障日益增长的关键矿产需求和清洁能源供应。为减少排放,降低能源消耗,加拿大自然资源部提出了关键矿产研发和示范计划,向试点厂和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构建关键矿产价值链。为联合盟国共同构建弹性关键矿产供应链,保护国内关键矿产行业免受外国国有企业侵害,加拿大工业部和自然资源部联合宣布,禁止外国国有企业参与本国关键矿产开发。
关键矿产成为近年来资源民族主义上升最集中的领域,其表现形式主要为:一是成立国家矿业公司,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马里等国宣布成立专门从事锂、铜等关键矿产开发的国有矿业企业;二是禁止铜、锂等关键矿产原矿出口,例如印度尼西亚禁止镍、铝等原矿出口,津巴布韦禁止锂矿出口等;三是提高权利金或出口税率,例如津巴布韦将铂权利金提高到5%,智利一直在推动旨在提高税率的权利金法案,印度尼西亚计划提高锡矿权利金并征收镍出口税,巴拿马拟将铜权利金上调至12%~16%等。
并非所有国家都在收紧矿业政策,一些国家鼓励外国企业参与本国矿产开发。即使是禁止原矿出口的国家,也欢迎外国企业在本土建设冶炼厂进行矿产品加工。例如,厄瓜多尔、沙特阿拉伯等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为实现经济多元化,吸引外国企业开发矿产资源。特别是厄瓜多尔通过降低税费、为企业提供安全保护等措施吸引外国企业开发本国丰富的铜、金资源。巴西、埃及通过矿产勘查开发公开招标,吸引外国企业投资。展望2023年,新冠病毒疫情给全球矿业带来的冲击将减弱,但世界经济下行、大国博弈以及ESG风险加剧,同时企业还将面临融资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挑战。以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为代表的绿色转型加速推进,锂、稀土、铜等关键矿产勘查开发将继续成为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