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部长回应热点话题
发布时间:2023-03-08 来源: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     分享到: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会后,“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科技部部长王志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走上“部长通道”回应热点话题。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促进石化等重点行业增长

  谈到2023年工业经济发展,金壮龙说:“今年一二月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都在50%以上,说明制造业处于景气区间。从企业的用电、用工、物流这些指标分析,我国工业处于回升向好态势。”

  金壮龙表示,下一步将重点从四方面发力。一是促进重点行业的增长。石化、有色等行业规模较大,对稳增长十分重要,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稳住。二是加大投资。要实施好已经部署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推进产融结合,鼓励金融机构、资本市场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产业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做好外资项目的服务和保障,鼓励外资扩大在华投资。三是扩大消费。推动制造业“三品”行动,即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四是发挥地方积极性。鼓励工业大省勇挑大梁,支持各地加快制造业发展,为稳增长多做贡献。

  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其改造升级直接关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金壮龙表示,工信部正在加强顶层谋划,研究制定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指导意见,大的方向是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使我国传统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金壮龙指出,在高端化方面“顶天”“立地”,即一手抓基础支撑、一手抓高端装备引领。在智能化方面,要聚焦制造业重点产业,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打造一批智慧供应链。在绿色化方面实施“1+4”,“1”即总方案——工业领域碳达峰方案;“4”即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4个行业。工业碳达峰的目标、任务、途径和措施已经通过顶层设计明确,要一一落实。一要实施节能减碳重大工程、项目,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二要推广应用节能减碳技术,做大绿色环保产业;三要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王志刚表示,党的二十大提出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这使得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角色、使命、任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不仅是技术创新主体,要解决技术问题,同时它也是科学研究主体。在新方法提出、新科研范式形成、新领域研究、新现象解释等方面,以及这些成果怎么转化成技术、转化成高科技产业的各个阶段,都要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主体作用。”王志刚说,“只有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而不仅仅是成果应用的主体,才能使企业从源头全过程参与,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都能发挥主体作用。”

  王志刚认为,高科技产品、高科技产业、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是一体的。科技要在整个人类进步中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国家安全等方面起关键作用,科技的颠覆性、扩散性、渗透性的作用要充分发挥,都需要企业来做。

  王志刚表示,科技部一直在积极推进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在企业设立全国重点实验室,在企业设立技术创新中心,同时在科研项目申报、科研项目承担中充分发挥企业作用,核心就是要在科技重大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科技成果转化这四个方面都把企业作为主体。

  王志刚透露,下一步科技部将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支持。“支持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要努力形成一种生态,有利于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生态,就是要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他强调,“不管是国有、民营、大中小微企业,只要从事科技创新活动,以科技来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科技部都会全力支持,而且在权利、机会和规则三个方面平等支持。”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黄润秋指出,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而是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要持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黄润秋表示,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考量,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一方面,要支撑、服务、保障好经济平稳运行和发展向好;另一方面,要守好生态环境底线,以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统筹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主要从三方面发力。

  第一,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的转型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环境质量从源头上的根本改善。

  第二,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将“十四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标志性战役行动方案逐项展开,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统筹好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统筹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统筹好城镇与农村,统筹好陆域与海洋,统筹好新污染物与传统污染物。

  第三,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监管力度,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努力提升和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黄润秋强调,未来,生态环境部将坚持守住“三条底线”,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底线,依法依规的底线,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向好不能变差的底线;把好环评审批准入关、排污许可关、监督执法关和督察问责关四道关口;重点关注涉“两高”项目、生态敏感项目、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排放比较高的产业项目等五类项目。在路径选择上,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方法上,强调系统观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

来源:中国化工报  李东周 王鹏

分割图片.jpg

2023年中国(宜昌)磷化工产业发展大会暨第二届磷酸铁锂发展战略研讨会

联图二维码 (6)_副本.png


第十五届钾盐钾肥年会

Xe7Eowg.png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