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大最具潜力的锂电池新材料大盘点

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可达300%,这会导致硅材料颗粒粉化,造成材料容量损失。同时吸液能力差。 循环寿命差:目前正在通过硅粉纳米化,硅碳包覆、掺杂等手段解决以上问题,且部分企业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关研发企业:目前各大材料厂商纷纷在研发硅碳复合材料,如BTR、斯诺、星城石墨、湖州创亚、上海杉杉、华为、三星等。 国内负极材料企业研发硅基材料的情况是:大部分材料商都还处于研发阶段,目前只有上海杉杉已进入中试量产阶段。

循环寿命长(可达10000次以上),属于零应变材料(体积变化小于1%),不生成传统意义的SEI膜; 安全性高:其插锂电位高,不生成枝晶,且在充放电时,热稳定性极高; 可快速充电。
相关研发企业:珠海银隆、四川兴能、湖州微宏动力有限公司、深圳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以及安徽和深圳周边的多家规模较小的钛酸锂生产厂家。
高比容量:锂离子在石墨烯中具有非化学计量比的嵌入、脱嵌,比容量可达700~2000 mAh/g; 高充放电速率:多层石墨烯材料的层间距离要明显大于石墨的层间距,更有利于锂离子的快速嵌入和脱嵌。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但其二维微观结构的易相互堆叠导致对石墨烯独立电极材料的研究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电池的倍率性能差、循环效率低等方面。

作负极材料:石墨烯的克容量较高,可逆容量约700mAh/g,高于石墨类负极的容量。另外,石墨烯良好的导热性能确保其在电池体系中的稳定性,且石墨烯片层间距大于石墨,使锂离子在石墨烯片层间扩散通畅,有利于提高电池功率性能。由于石墨烯的生产工艺不成熟,结构欠稳定,导致石墨烯作为负极材料仍存在一定问题,如首次放电效率较低,约65%;循环性能较差;价格较高,明显高于传统石墨负极。 作为正负极添加剂:可提高锂电池的稳定性、延长循环寿命、增加内部导电性能。
相关研发企业:珈伟股份,东旭光电,青岛昊鑫新能源,厦门凯纳等

相关研发企业:天奈科技、纳米港等
首次放电效率很低; 材料在循环过程析氧,带来安全隐患; 循环寿命很差; 倍率性能偏低。
相关研发企业: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等
相关研发企业:湖南杉杉、当升科技、厦门钨业、科恒股份等
提高隔膜耐热收缩性,防止隔膜收缩造成大面积短路; 涂覆材料热传导率低,防止电池中的某些热失控点扩大形成整体热失控。
相关研发企业:星源材质、上海恩捷、中材科技、义腾隔膜、天津东皋、璞泰来等
循环寿命长:降低了循环过程中的机械微短路,有效提升循环寿命; 高倍率性:高纯纳米氧化铝在锂电池中可形成固溶体,提高倍率性和循环性能; 高纯纳米氧化铝还具有非常优良的导热性能:电池温度过高时,这种材料可以很好地进行热量传导,从而解决了PP/PE材料导热性差的问题; 良好浸润性:高纯纳米氧化铝粉末具有良好的吸液及保液能力; 高纯纳米氧化铝材料还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这是因为氧化铝材料本身就是非常优良的阻燃剂,即使因为温度过高,达到燃烧零界点,该材料的良好的阻燃性能会阻止大范围的燃烧甚至爆炸; 电流过大时,能够阻断电流:随着锂离子电池容量的不断提高,内部蓄积的能量越来越大,内部温度会提高,有可能出现温度过高使负极隔膜被融化而造成短路。
相关研发企业:国瓷材料等
砜类电解液
腈类电解液
氟代类电解液
离子液体
相关研发企业:新宙邦、天赐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