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化咨询:碳酸锂终结“天价”,下游这一应用将迎来新增长
发布时间:2023-04-04 来源: 新能源化工材料     分享到:

3月31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降至24.5万元/吨2月底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跌破40万元/吨,仅三周时间碳酸锂价格又再次跌破30万元/吨的关口。按照2022年11月曾一度暴涨至60万元/吨计算,现在的价格已经腰斩,无论此番降价的幅度还是降价速度都出乎意料,去年业内还有声音声称未来两年锂仍然会处在供给略偏紧的状态之下,而现在的行业状况却是180度的大转弯行业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

image.png


碳酸锂供需状况转变

参考高工锂电对全球112座锂矿山/盐湖的统计数据,2022年全球在产的锂矿/盐湖共有39座,有效产能为80.7LCE万吨,其中澳大利亚、中国和南美三个地区的总产能占全球产能的98%。2022年全球锂矿有效产能同比增长了47%,其中南美洲增长达9.2LCE万吨,澳大利亚和中国分别增长了8.5和7.4LCE万吨。预计到2025年全球运营矿山将达到82座,总产能将达到261.5LCE万吨,相较2022年增长220%,三大重点地区之外的北美和非洲地区的也将成为全球锂原料的重要供应地。

image.png

2022年,中国的锂矿/盐湖总有效产能达到18.7LCE万吨,其中青海有9.5LCE万吨的盐湖产能、江西有6.0LCE万吨的锂云母产能,两省合计占比达到了80%以上。预计到2025年,江西的产能将迅速增长至24.4LCE万吨,占比超四成,西藏也将从2022年的1.3LCE万吨增长到11.7LCE万吨,两省将成为国内锂供给增量的主要来源。

image.png

锂资源需求主要分为锂电和非锂电两个领域,其中非锂电领域主要集中在工业和医疗两个板块,这部分需求比较稳定,年均增长在5%左右,锂需求主要的的增长来自锂电需求。锂电方面的需求主要包括汽车、储能、消费电子、二/三轮车等终端需求,GGII测算了锂电池厂商的电池产量需求,对比可知,2021-2022年的锂资源供小于求,供给偏紧自然价格上涨2023-2025年,锂资源的供给紧张的局面将得到缓解,甚至逐步进入过剩的状态供给增加必然会对价格预期产生较大影响市场预期已经发生变化之前碳酸锂涨价的根本逻辑将逐步消解

酸锂生产成本分析
目前锂资源的供给中,盐湖是最主要的供应来源,2022年产能占比达到47%,随着澳大利亚、北美和非洲锂辉石矿山的快速开发,包括中国锂云母产能的建设投产,2022-2025年,盐湖供应量占比将会逐步下降至40%左右。
中国的锂资源分布也呈现明显的地域特征,青海和西藏以盐湖为主,江西为锂云母,而四川以锂辉石为主,内蒙、新疆等地也有部分锂资源。
不同的锂资源形态最终碳酸锂的生产成本存在不小差异,锂云母提锂生产1吨电池级碳酸锂成本为125000元/吨,锂辉石提锂生产1吨电池级碳酸锂成本为76000元/吨,澳洲进口由锂辉石精矿提炼生产的碳酸锂的进口成本(含关税)约:26800元-34000元/吨海外盐湖提锂成本一般3000-4000美元/吨,国内因盐湖情况复杂,生产工艺和成本会差异比如西藏矿业在扎布耶盐湖项目中采用太阳池析锂工艺(约2万元/吨);一里坪盐湖采用纳滤膜分离锂技术实现镁锂分离(约3万元/吨);西台吉乃尔盐湖通过采用纳滤膜与反渗透膜组合分离镁锂,提高锂离子浓度(约6万元/吨);东台吉乃尔盐湖则使用离子选择性分离膜工艺(约6万元/吨);察尔汗盐湖主要采用吸附法工艺(3-4万元/吨)。
综合比较来看,碳酸锂生产成本10万元/吨左右,加上投资成本、税务成本、财务成本等因素,碳酸锂总成本基本在15万元/吨左右再加上企业合理的盈利空间,碳酸锂的价格应该在20万/吨左右,20万元/吨的价格目前已经成为了锂电池产业中下游博弈锚定的一个心理价位,甚至有部分业主为了等待价格创新低的碳酸锂,宁可延缓生产进度电池企业目前对期限较长的合约也都表现的很谨慎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碳酸锂的价格中长期可能会在25万/吨左右。
可见,从成本的角度分析碳酸锂的合理价格可能会在20-25万区间由于市场预期的转变碳酸锂的价格很可能还将延续当前的跌势,直到市场预期达到新的平衡,才会止跌企稳。
产业链各环节需要重新划分盈利格局
位于产业链上游的锂资源企业赣锋锂业业绩快报显示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18.23亿元,同比增长274.68%;归母净利润204.78亿元,同比增长291.67%;天齐锂业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2年净利润231-256亿元,同比增长1011-1131%;西藏矿业预计2022年净利润6.5-9.5亿元,同比增长363%-577%。
image.png

上游锂盐企业赚的盆满钵满的同时,下游的电池企业毛利率逐渐走弱,2021-2022年由于新能源车和储能市场的推动,锂电池需求迅速增长,锂资源的开采由于扩产周期供应量相对短缺,为了抢占下游车企和储能市场电池企业不得不忍受上游锂资源企业的高价,因此整个产业链的利润相当大部分到了上游资源企业手中,虽然说是由市场决定的但这并不是一种健康的产业协作关系,也是一种无法长久持续的状态。

今年年初,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推出了“锂矿返利”计划,计划的主要内容是针对蔚来、理想、极氪等多家重要客户,未来三年,一部分动力电池的碳酸锂价格以20万元/吨结算,而作为回报,车企则需要承诺80%的电池宁德时代采购。同时,宁德时代也向上游提出了约10%的降价要求很明显这其实是宁德时代牵头联合中下游相关企业与产业链上游一次“让利谈判”

image.png

除了供应端的迅速扩产,导致供给增加之外,进入2023年,国内新能源车中央补贴结束,虽然多省市地方补贴出台,车企也纷纷主动降价促销,但新能源汽车销量总体不及市场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一季度在消费端大幅下滑的情况下,锂供需过剩量高达4.1万吨LCE很难再支撑前面两年的碳酸锂的高价

综上所述亚化咨询认为从供需平衡的角度生产成本的角度产业链健康稳定的角度来看“天价”碳酸锂的时代已经终结,碳酸锂价格经过前一阶段调整,市场逐步回归理性,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随着下游需求端的修复市场预期的修正价格将会止跌企稳维持在供需平衡的合理区间
碳酸锂价格回归合理长期来看利好市场对于目前盈利格局畸形的产业链也是重大利好,将大大缓解下游企业的运营压力,成本下降将进一步扩大锂电市场需求,特别是之前过高锂价对锂电储能市场的限制效应将进一步被打开,锂电储能系统投资回收期也将大大缩短,进一步促进锂电储能市场,尤其是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的发展。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