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观察|光伏产品领衔外贸“新三样”,出口空间迎增长
我国5月份经济运行五大特点 据国家统计局6月15日消息,5月份,经济运行总体上延续恢复态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生产供给持续增加 服务业较快增长。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服务需求持续释放。5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1.7%,保持较快增长。5月份,住宿和餐饮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39.5%。 工业生产稳步恢复。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扣除上年同期基数升高的影响,两年平均的增速比上月有所加快。 消费和投资逐步恢复 市场销售平稳增长。随着消费场景的拓展,居民外出购物的增加,市场销售继续扩大,服务性消费较快增长。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7%,其中餐饮收入增长35.1%。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5%和6%,保持较快增长。 外贸韧性继续显现 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世界经济整体增长乏力,我国积极开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稳定传统贸易伙伴的外贸市场,推动外贸促稳提质,效果持续显现。5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0.5%,与部分新兴经济体外贸下降形成鲜明对比。1-5月份,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3.2%,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就业和消费价格总体稳定 经济运行恢复向好,岗位招聘需求增加,劳动参与率提升,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上涨,消费需求稳步恢复。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0.6%,保持基本稳定。 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新动能继续成长。1-5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1.8%,保持较快增长。 消费投资结构优化。消费升级步伐稳健。1-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9.5%和11%,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8%,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速。 绿色转型持续深入。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相关产品产量快速增长。1—5月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7%和57.7%。 (消息来源:第一财经)
学会观点 光伏产品领衔外贸“新三样”,出口空间迎增长 2022年以来,我国以电(电动汽车)、光(光伏产品/太阳能电池)、锂(锂电池)为代表的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出口高速增长,被称为外贸“新三样”。2022年,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超过512亿美元,同比增长80.3%。学会梳理了2023年4月全国、各省(市、区)、云南硅光伏产品出口情况。 1.2023年4月全国硅光伏产品出口情况 2023年4月,全国共出口硅光伏产品344.31亿元,其中硅片39.32亿元,同比增长66.14%;电池片28.41亿元,同比增长61.71%;组件276.58亿元,同比增长34.31%。硅片主要出口至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电池片主要出口至土耳其、泰国、印度、柬埔寨;组件主要出口至荷兰、巴西、西班牙、巴基斯坦和南非。 2.2023年4月各省(市、区)硅光伏产品出口情况 2023年4月,共有24个省(市、区)出口硅片,出口额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浙江、江苏、广西、云南、陕西;全国有25个省(市、区)出口电池片,主要出口地区有江苏、浙江、四川;全国有28个省(市、区)出口电池组件,主要出口地区有浙江、江苏、江西、陕西、安徽等。 3.2023年4月云南省硅光伏产品出口情况 2023年4月,云南省共出口硅光伏产品4.95亿元,其中硅片4.77亿元,同比下降30.47%;2023年4月电池片暂无出口,去年同期电池片出口25.52万元;组件1824.16万元,同比增长29.47%。硅片主要出口至马来西亚、越南、印度、韩国和德国;组件主要出口至缅甸、老挝、多哥和韩国。 随着云南光伏产业链加快向终端延伸,电池片和组件的产能将不断扩大。根据《云南省产业强省三年行动(2022—2024年)》,到2024年,云南将力争高效电池片产能达100GW/年以上、高效组件20GW/年以上。预计未来,电池片和组件将成为云南重要的出口商品。在电池片方面,云南可重点强化与泰国、柬埔寨等周边国家产能合作,借助第三国拓展国际市场;在组件方面,云南可重点瞄准欧盟市场,抢抓欧盟实施REPowerEU计划的机遇,扩大相关产品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