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帮助你“锂”解新能源的文章:明日上市!碳酸锂期货期权能给锂价安上控制阀吗?
碳酸锂期货如何交易?
广期所方面已经发布碳酸锂期货和期权合约及相关业务细则,并明确了可交割商品、指定交割仓(厂)库等。具体如下:
目前,国内碳酸锂主要用于制备电池的正极材料和电解液,电池级碳酸锂是市场消费的主要形式。因此以电池级碳酸锂为标准交割物,比较符合当下的产业应用现状。不过,在现货交易中也存在工业级碳酸锂作为电池级碳酸锂的替代品交割的情况。为此,碳酸锂期货产品进行了“期货价格+升贴水”设置。
对于,25000元/吨的标准,广期所方面表示,近年来86.4%的时间升贴水高于工碳和电碳的现货价差,可以较好地保证期货价格不在基准品和替代品间漂移,从而维护电池级碳酸锂的基准定价品地位。
真锂研究分析,主产区的产量占国内碳酸锂总产量的75%,全部交割区域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88%,五个主销地占国内总消费量的41%,全部交割区域消费量占国内总消费量的51%。
碳酸锂期权如何行权?
与期货不同,碳酸锂期权方面交易单位为1手(1吨)碳酸锂期货合约,最小变动价位为10元/吨。合约月份同样包括全年12个月份,交易时间同期货合约,行权价格覆盖标的碳酸锂期货合约上一交易日结算价上下浮动1.5倍当日涨跌停板幅度对应的价格范围。


从入门到精通,“锂”解新能源:碳酸锂投研框架

















高盛预计,2024年-2025年全球锂市场进入大规模盈余阶段,预计为16%-29%(如果供应中断因素不变,则为23%-37%),而之前的预测是20%-35%,该行将2024年中国现货碳酸锂价格预测上调39%至1.53万美元/吨碳酸锂当量,2025年则维持在1.1万美元/吨碳酸锂当量。中信证券认为,成本曲线显示,本轮锂价下跌的有效支撑为12万元-15万元/吨(对应国内低品位云母提锂产能),下跌的极限支撑为7万元/吨(对应非洲锂矿转化为碳酸锂的成本),以上两个成本支撑可作为锂价止跌的判断依据。
未来3-5年,供应将很大可能持续过剩,具体价格水平受限于盐湖等低成本产能释放速度,价格中枢可能回到甚至低于20万元/吨的水平,且波动幅度显著减小。
一是对于锂电产业链企业而言,价格的狂涨暴跌都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价格的平稳运行更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良性运行。在锂资源的上行周期中,快速且汹涌的发展势头总会掩盖商业模式中隐藏的问题及风险,而在这轮汹涌而至的下行周期中,唯有真正拥有竞争力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此外,对于锂电回收企业而言,其按照市场价格回收,锂价格高,回收价就高,因而价格的大幅波动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锂回收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锂市场供应过剩很大可能持续到2027年。中信证券市场研究部搜集了国内外已建和准备投建的锂项目,结合近年动力电池和储能市场需求,认为2023年起,随着供给端产能释放以及下游去库存导致的需求增长降速,锂行业预计进入供应过剩阶段,基于目前已规划项目的产能,此轮过剩或延续至2027年。根据CRU咨询有限公司数据,由于创纪录的勘探和开发,在过去的2年里,锂矿和盐湖锂供应翻了一番,2022年达到65.5万吨,预计到2025年,锂供应量将再翻一番增长至138万吨,至2027年供应量将达到180万吨碳酸锂当量,其中超过一半的增长将来自澳大利亚、智利和中国以外的地方,包括非洲、加拿大以及巴西等地。
三是未来碳酸锂价格如何走,将会决定项目上马数量。现阶段对各类型锂矿生产成本说法不一,但20万元/吨的价格水平在高成本外购矿产量不能被完全替代的情况下,对于市场而言是普遍可以接受的价格中枢,但如果低成本产能能快速匹配,价格也有可能回落至15万元/吨的水平。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指出,“就碳酸锂成本而言,从成本较低的盐湖提锂到成本较高的云母提锂,目前生产成本在每吨5万元-16万元的区间。从电池回收的角度来说,如果碳酸锂价格低于每吨10万元,电池回收行业会受到较大影响。”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年第一季度电池级碳酸锂成本数据,盐湖提锂单吨成本为4万元-5万元,自有锂辉石矿单吨成本约6万元,自有锂云母矿单吨成本约6万元-8万元,外采锂云母单吨成本约20万元-25万元,外采锂辉石单吨成本约30万元-32万元。一家盐湖提锂主流企业表示,目前盐湖提锂成本已经大幅上涨,现在已经达到7万元-8万元/吨,主要原因是受资源税影响,还有就是各种辅料提供方提高了销售价格。即使是按照20万元/吨计算,也会淘汰很多企业,江西一些企业云母提锂,成本超过20万元/吨,如果跌破这个价格,就会让很多江西企业退出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