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家上市肥企半年报出炉,仅1家实现营收净利双涨!
半年报
近日,上市肥企半年业绩报纷纷披露,受化肥行业景气度下跌影响,企业业绩整体不如去年同期。在统计的21家上市企业中,20家企业营业收入及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较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下滑,营业收入跌幅在3%~43%之间,净利润跌幅在15%~765%之间,仅有1家企业实现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尽管如此,多数企业纷纷预期当前部分品类已经出现回暖迹象,其他品类也将触底后实现反弹,今年下半年化肥市场行情将有所好转,景气度有所提升。
氮肥:6家企业营收净利均下滑
上市肥企
报告期内,主要氮肥上市企业营业收入及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均有所下滑,营业收入下滑幅度在12%~26%之间,净利润下滑幅度在42%~195%之间。
2023 年上半年,受宏观经济及下游市场需求波动影响,湖北宜化主要产品尿素、磷酸二铵等化肥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下跌,部分子公司有序安排年度例行停产检修,产销量均有所下滑,相关产品盈利能力减弱。尿素的营业收入为14.54亿元,同比下降21.29%;毛利率为29.34%,同比下降10.76%。同样地,华昌化工化肥行业营业收入13.42亿元,同比下降9.96%;毛利率11.08%,同比下降5.81%。泸天化化肥行业的营业收入为20.85亿元,同比下降12.59%;毛利率18.28%,同比下降7.52%。四川美丰化学肥料制造业营业收入12.1亿元,同比下降14.15%;毛利率23.72%,同比下降7.27%。
报告期内,受原材料价格下降、供应充裕、需求低于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尿素产品市场呈现出“先稳后跌”现象。一季度,受春耕农业需求、淡储备肥支撑,价格整体平稳运行。二季度工业需求有所回落,市场观望情绪浓厚,同时淡储库存逐步释放,供给上有所增加,价格持续下跌。
展望后市,阳煤化工在半年报内指出,国内尿素市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供需关系修复后,趋稳向好态势渐显。随着内需提振预期增强,叠加冬储、出口政策跟进,下半年市场价格触底反弹概率相对较大。
上市公司营收具体情况见下表:
磷肥:整体净利润跌幅较大
上市肥企
在磷化工板块,磷化工产品受农业需求下降及新能源行业的去库存的共振,叠加原材料硫酸、磷矿石价格下跌的影响,磷化工相关产品价格在2023年上半年均出现明显下跌。云天化、兴发集团、川恒股份、川发龙蟒、川金诺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均有所下降,最高跌幅达118.08%。
兴发集团指出,公司草甘膦、有机硅、黄磷、磷肥等周期性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下跌,产销量同比亦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产品盈利能力大幅减弱,部分产品出现大额亏损。云天化也表示,报告期内,受市场因素影响,公司化肥、饲料级磷酸钙盐、聚甲醛、黄磷价格同比有所下降,虽然公司紧盯外购硫黄、煤炭的市场机会,积极优化战略采购,主要原料采购成本同比下降,但公司主要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大于成本下降的影响,导致产品销售毛利同比有所下降。
回顾上半年磷肥市场行情,2023年1~4月,受下游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磷酸一铵市场价格呈现下行趋势,至4月底跌至3500元/吨左右(含税,下同),较年初下降500元/吨,磷酸二铵一季度价格维持不变。自4月开始,受春耕备肥市场扫尾,夏季肥市场需求跟进缓慢,加之原料端市场波动频繁、出口价格倒挂等因素影响,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价格逐月下跌:6月底磷酸一铵市场价格跌至3000 元/吨,磷酸二铵市场价格约为3400元/吨,较年初下降600元/吨。截至8月下旬,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市场价格分别约为3300元/吨、3600元/吨,较6月末小幅上涨。
展望后市,川发龙蟒表示,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大背景下,肥料需求刚性依然较强,叠加因行业开车降至历史较低水平,货源偏紧,随着秋肥市场陆续启动,报告期末肥料级磷酸一铵行情出现反转迹象,预计行业景气度有望逐步回升。
此前,磷化工企业涉足新能源赛道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2023年上半年,随着国内磷酸铁新增产能不断释放以及下游去库存等因素影响,国内磷酸铁市场价格总体呈下跌趋势。兴发集团表示,随着行业内新增产能逐步释放,磷酸铁、磷酸铁锂等锂电材料价格明显下降,盈利能力大幅减弱,未来存在竞争进一步加剧的风险。
上市公司营收具体情况见下表:
钾肥:亚钾国际营收增加
上市肥企
2023年上半年,受到美联储持续加息、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大宗商品整体下行,国际市场氯化钾价格持续回落。受钾肥价格下跌影响,四大上市企业业绩纷纷回落。除亚钾国际外,其余企业营业收入降幅在13%~43%。4家企业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降幅在15%~45%。
以藏格矿业来看,报告期内,公司产销量均有所增加,但受价格拖累,公司营收利润双双下降。公司实现氯化钾产量53.06万吨,同比增长15.50%;实现销量58.97万吨,同比增长19.35%。但公司氯化钾平均售价3082.98元/吨,同比下降22.39%;平均销售成本1011.60元/吨,同比上升3.18%;实现氯化钾营业收入16.68亿元,同比下降7.38%;毛利率64.23%,同比下降8.87%。
纵观上半年肥料市场走势,国内钾肥价格走势与国际市场基本一致。上半年国内经济弱复苏背景下,氯化钾价格有所下行,但仍处于历史高位。2023年6月6日,中国钾肥进口谈判小组与国际钾肥供应商加拿大钾肥公司就2023年钾肥年度进口合同价格达成一致,合同价格为307美元/吨CFR,较上一年度下降283美元/吨。盐湖股份指出,大合同的落地价格有望对国内钾肥价格有托底作用,未来氯化钾市场价格下行空间有限。整体来看,钾肥在一定时期内仍面临供给紧张的局面,将会保持价格高位运行。
从整体供需格局来看,在供给端,俄罗斯及白俄罗斯地区面对欧美制裁,钾肥出口减少,导致钾肥供给缺口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此外,俄罗斯黑海粮食外运协议终止,使得全球钾肥供应不确定性增加。同时,由于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全球钾肥行业产能仍处于收缩期,新的资本开支相对不足,且钾肥新增产能投放进度低于预期,因此产能有效扩张难以在短期内兑现。而在需求端,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带动各国大力发展农业,同时在俄乌冲突影响下粮食价格普遍走高,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疲软、地区冲突频发、极端天气事件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价格一路攀升。近两年钾肥实际需求量增速远高于预期。
在项目建设方面,亚钾国际境外钾盐开发取得新的进展,在第一个100万吨/年钾肥项目平稳生产的基础上,2023年1月公司第二个100万吨/年钾肥项目选厂投料试车成功,力争在今年三季度末达产。同时,第三个100万吨/年钾肥项目力争在今年年底建成投产,在2025年力争实现500万吨/年钾肥产能,未来根据市场需要扩建至700万~1000万吨/年钾肥产能。
上市公司营收具体情况见下表:
复合肥:芭田股份营收净利双增
上市肥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