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新!让龙佰集团每一天都是新的!!
发布时间:2023-11-17 来源:未知     分享到:

image.png

image.png

龙佰集团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焦作日报全媒体通讯员 任强 摄


占地6000余亩的龙佰集团厂区依山而建,沿着蜿蜒的道路驱车向上,记者来到厂区的海拔最高点,也是企业创新的中枢——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河南省钛基新材料产业研究院。


“研究院不仅地理位置高,在企业实际发展过程中,决策层也把研究院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跟随龙佰集团总裁助理、钛基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张玉荣,记者走进研究院大楼。“创新,让龙佰集团每一天都是新的”,一排红色的大字格外醒目。


“多年来,集团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和核心位置,坚定不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实现换道领跑、优势再造的新路。”张玉荣说。


龙佰集团对创新投入可谓“大手笔”,近3年,累计研发投入20多亿元,其中去年和前年都超10亿元,每年研发经费均不低于销售收入的4%,每年对科技人员的奖励达到700余万元。

image.png

聚集高端人才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内部。(龙佰集团提供)


当记者在研究院大楼内参观时,对龙佰集团在创新工作方面的重视,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研究院大楼共有3层,占地1.2万平方米,囊括了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CNAS认可实验室、省级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同时建设有博士工作室、专家工作站等,引进高端人才30余人。


海量的资金投入、强大的科研团队,为龙佰集团的创新工作注入了无穷动力。龙佰集团秉持“全产业、大循环”的产业创新理念,锚定绿色发展战略,坚持不懈依靠创新驱动。针对钛产业领域“三大卡脖子技术”,接连打破行业壁垒和技术垄断,并迅速实现了技术产业化和产业规模化。其中,大型沸腾氯化技术使集团成为全国唯一具有大型沸腾氯化技术合法知识产权的企业;焦作地区氯化法单厂产能达40万吨,是中国最大氯化法钛白生产基地。攀西钛矿升级转化氯化原料技术解决了攀西钒钛磁铁矿不能用于氯化法生产的难题,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对国外钛资源的依赖,提升了中国氯化法技术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水平。航空用转子级海绵钛生产技术,使国内大规模低成本生产利用高端钛材成为可能,为中国航空航天潜海等高端应用领域提供可靠的材料基础和保障。


创新转型永远在路上。对于下步创新工作,张玉荣坦言,龙佰集团在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的现代化建设征程中,聚焦新材料产业,激活创新力,再造新优势,在助推焦作市打造千亿级锂电产业集群、构建我省万亿级新材料产业新高地事业中争当主力军、先行军。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国利 詹长松 报道

image.png

龙佰集团焦作基地年产60万吨硫磺制酸生产线。(龙佰集团提供)


技术创新助力企业发展“四两拨千斤”


11月7日,走进河南佰利联新材料有限公司,荣誉墙上一个个创新科技成果向每一位来访者展示着这个企业的创新效能。依靠创新,该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四两拨千斤”,稳立行业前端。


“科技进步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发展也推动着科技工作者不断进步。”河南佰利联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秦国强说。作为该企业技术创新领头人,秦国强自来到该企业工作后,先后荣获企业级技能竞赛奖项15次、省级攻关课题及创新成果10个、发明专利4个、实用新型专利22个,真正诠释了如何依靠技术创新助力企业发展“四两拨千斤”。


2019年,该企业发展遇到瓶颈,为了提升四氯化钛质量,满足海绵钛生产需求,当年4月秦国强开始负责低成本高纯四氯化钛项目。而当面对氯化法行业无法对外交流借鉴的困难时,他没有丝毫退缩,加班加点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理论计算,在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完成项目方案制订、设备选型,短短4个月的时间,四氯化钛产品就达到指标要求,并实现一次试车成功。目前,在原项目基础上已完成两套系统扩建并正常投用,可实现日产500吨精四氯化钛。截至目前,共产销四氯化钛22万吨。低成本高纯四氯化钛项目的成功,对公司占据海绵钛原料市场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据统计,仅当年9~11月份,该公司就通过该项目完成销售净利润256.11万元。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新忠 报道

image.png

河南佰利新能源材料公司外景。(龙佰集团提供)


“变废为宝”的技术支撑

11月7日8时许,走进河南佰利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磷酸铁沉淀反应釜车间,放眼望去,偌大的车间里空无一人,只见8个超大沉淀反应釜在运行。

啥是磷酸铁?沉淀反应釜是第几道工序?磷酸铁的“前身”是该集团钛白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废水,通过回收再利用成为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关键原料,沉淀反应釜则是磷酸铁产品最为关键的第二道工序。

这么关键的工序,车间里为啥看不见工作人员?每一班仅两名工作人员,一人在操作室只需盯着电脑屏幕,就能洞察车间每一个环节的运行情况,轻点按钮就能对制作工序进行操控,另一人负责每小时到车间巡检一次,观察物料颜色是否有异常。该公司技术科科长郭晓磊一连解答了记者的疑问。

龙佰集团秉承“大化工、低成本”理念,2021年抢抓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成立河南佰利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依托与钛产业链的耦合优势,建设年产20万吨磷酸铁等新能源产业项目。目前,磷酸铁产能达10万吨/年。

该公司的磷酸铁沉淀反应釜容积较市场主流扩大5倍,磷酸铁产品除了供应龙佰集团下游新能源材料企业,还与1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产品销售供不应求的背后是过硬的产品质量。谈及沉淀反应釜技术公关的那段时间,郭晓磊历历在目,每一项指标都必须精准精确,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当时厂房刚刚建好,天气冷条件有限,技术部工作人员连续奋战,物料浓度从高到底、反应时间从短到长以及温度控制,大家反复进行试验,多少个日夜终破难题。

创新,永远在路上。今年年初,该公司又打起了磷酸铁生产工艺中废弃物料——磷的主意。“废物”磷回收项目经过几个月的不断调试,6月份正式上线平稳运行,废旧物料提出率从75%提升至90%以上,实现资源“吃干榨净”循环利用。郭晓磊算了一笔账,磷回收每吨可节约成本1000元,仅此一项每天可节约成本18000余元。

坚持低碳、环保的绿色发展观,龙佰集团自主创新,探索出多条“变废为宝”的途径。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苗 报道

image.png

龙佰集团拥有全国最大的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基地,图为该集团子公司河南佰利联新材料公司氯化法三期中控室。焦作日报全媒体通讯员 范杨涛 摄

陈晓丽:做一件事就要做到极致


陈晓丽,龙佰集团焦作基地副总经理,高级化工工程师。2009年研究生毕业后入职龙佰集团,她一腔热血,笃定前行,无畏奔赴,出色完成了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到副高级工程师的快速成长。

2019年龙佰集团硫氯耦合项目开始生产试车。因为该项目为国际首创,初始实施运行阶段无任何经验可借鉴。试车初期遇到了投料系统下料不畅、反应系统物料配比不合理、反应系统故障率高无法连续稳定运行等众多技术难题。陈晓丽迎难而上,扎进生产车间与项目中控室,并不断召集工艺、设备、仪表等技术人员,召开现场会议集思广益。

陈晓丽说,技术问题面前不存在职务差别,鼓励大家畅所欲言。项目中控室有一块大大的白板,每次召开讨论会时她都会把大家的想法一条一条记录下来,经过深入讨论选取合适的改进措施,而后逐一进行验证。

同事们都说陈晓丽是个“工作狂”。从硫氯耦合项目试运行开始,白天陈晓丽在硫氯耦合项目中控室办公,晚上就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继续梳理各项工作。整整两个多月的没日没夜,直到硫氯耦合项目运行稳定,陈晓丽才收起办公室的被褥,推开自家房门。

现在硫氯耦合项目稳定运行,合成金红石年产能达到27万吨,保证了集团氯化法生产线的原料供应。在硫氯耦合项目实施过程中,陈晓丽带领团队一起积极利用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对生产线进行改造优化,该项目在2023年河南省创新方法大赛中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