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呆了:硫酸铵出口量再创历史新高!
惊呆了:硫酸铵出口量再创历史新高!
9月8号海关发布了出口统计快讯,今年我国8月份的化肥出口达到了404万吨,同比大幅增长了64万吨。可以肯定的是尿素出口同比是减少的,那么是什么品种出口大幅增加,而且还弥补了尿素的出口减少呢?如果是磷肥出口出现了大幅增长,那么笔者之前对磷肥价格走势的判断就是错的。这个挥之不去的担忧在9月20号消除: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我国出口硫酸铵209万吨,再创单月出口历史新高,比去年同期增加55万吨;今年1——8月份我国共出口硫酸铵100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57万吨,也创了历史新高。谈几点感受吧:
一、 硫酸铵是个好肥料
作为对比,含氮量更高、价格更低的氯化铵(25%)当月出口量仅为21万吨,含氮量仅为20%、价格更高的硫酸铵出口量是氯化铵的近十倍。
有人可能会说,氯化铵受到了法检影响,但从历史数据看,即使取消氯化铵的法检,两者出口数量差距缩小的可能性也不大。即使取消尿素法检,国际尿素价格大降,硫酸铵的出口量也只会有增无减,继续保持出口冠军的地位。
为什么硫酸铵和氯化铵在国际市场有如此巨大的差异化表现?笔者做过多次分析:硫酸铵除了氮以外,还含有作物生长需要的中量元素硫,不能仅仅考虑氮的价格(附带其它营养);氯化铵除了含氮外,还含有作物不能大量吸收的氯离子,只能靠雨水或者地下水带走,对作物生长和土壤产生负面影响,同样不能仅仅考虑氮的价格(附带其它伤害)。可能正是因为硫酸铵在氮肥中独树一帜,使得我国硫酸铵的出口不断创出历史新高。
笔者不是农业技术专家,只能从理论上判定硫酸铵是个好肥料,无法给出硫酸铵是好肥料的田间试验数据,但硫酸铵出口量不断创出新高,是不是可以间接证明硫酸铵是个好肥料?要么是中国的土壤不缺硫,国外的土壤都缺硫,要么是农业技术推广出了问题。
二、 为稳定全球化肥供应做出了贡献
单月出口硫酸铵209万吨,相当于等氮量100万吨左右的尿素。虽然对除硫酸铵以外的其它主要化肥产品实行了法检,但硫酸铵的大量出口仍然为稳定全球化肥供应做出了贡献。
三、 国家粮食安全不仅要加强硬件建设,更要强调软件工程
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是硬件工程,近几年,我国很注重在硬件方面的投入,但科学施肥是个软件工程,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根基。
市场化的结果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甚至不惜以反科学化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笔者多次讨论了化肥的药品化、保健品化、传销化和高塔化,发展方向科学吗?都在大力推广各种新型肥料,但谁又在大力推广硫酸铵的使用呢?硫酸铵的大量出口可能同样暴露了我国在科学施肥上的短板。
国家的粮食安全不能仅看粮食产量增加了多少,而是更要注重粮食生产的根基牢不牢。
四、 遗憾
一方面,生产硫酸铵需要硫酸,而我国需要大量进口硫磺,一方面硫酸铵是个好肥料。笔者并不过度强调限制硫酸铵出口来平抑化肥价格,因为限制尿素出口就可以做到,但硫酸铵对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非尿素可以做到,因此笔者已经连续四年呼吁限制硫酸铵出口。
今年8月份硫酸铵出口再创历史新高,只能让笔者又增添了更多的遗憾,但笔者今年又做了新的努力。
明年硫酸铵的出口政策会有变化吗?我们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