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行业研究报告:碳酸锂景气向上,资源为王
锂源于矿物资源,主要在电池领域应用。
锂天生就适合做电池金属,长期都有刚性需求。从产业链方面看,锂的上游有矿石锂和卤水锂这两种天然矿产资源锂。中游呢,主要是从矿产资源里提取锂元素,生产锂化工产品,这些产品以碳酸锂、氢氧化锂、氯化锂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下游被用在电池、陶瓷和玻璃、润滑剂等生产制造领域。锂在元素周期表中是最轻的,密度也是最小的固体元素,在自然界里它的标准电极电势最低、电化学当量最大,它可是锂电池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锂资源矿石有多种类型的分布。
锂资源矿床有多种存在形式,其中盐湖占比超过六成。全球的锂资源矿床主要包括硬岩型锂矿和盐湖卤水这两类。硬岩型锂矿又分伟晶岩型和沉积岩型,锂辉石、锂云母矿属于伟晶岩型,黏土锂矿属于沉积岩型。美国密歇根大学2010年统计显示,含锂卤水型矿床在全球锂资源里占66%,伟晶岩型占26%,沉积岩型占8%。
矿石提锂和盐湖提锂能相互补充。
矿石提锂和盐湖提锂各有优势,能互相补充。矿石提锂勘探成本不低,不过技术很成熟稳定,能产出品质不错的锂盐产品。盐湖提锂跟矿石提锂比起来,成本低,但是前期建盐田得投入很多钱。盐湖提锂容易被天气影响,原料的品位低,要处理的物料量很大,锂的回收率也低,所以盐湖提锂的扩张速度比较慢。从类型上看,盐湖生产碳酸锂在成本上更有优势。盐湖提锂直接生产出碳酸锂之后,得有专门的生产线和净化装置,用苛化法来生产氢氧化锂,这样一来,盐湖生产氢氧化锂在成本上就没多大优势了。
矿石提锂与盐湖提锂是相互补充的。
盐湖提锂的方法主要有吸附法、煅烧浸取法、萃取法以及膜法等。世界上盐湖提锂大多采用盐田浓缩 - 沉淀法这种工艺。我国盐湖有高镁锂比的特性,吸附法提锂技术成本低、锂的收率高,还没有污染,在当前是我国盐湖提锂产能较大的技术路线中的一种。
【供应端:全球锂资源逐步扩产】
全球锂矿资源集中程度很高。
全球锂矿的分布很集中。USGS的数据显示,到2021年的时候,全球的金属锂资源量有8900万吨,其中74%都集中在玻利维亚、阿根廷、智利、美国和澳洲这几个地方。单是南美的锂三角,占比就高达56%。中国的锂资源总量在全球排第六,占比大概是6%。2021年全球金属锂产量是10.25万吨,跟之前比增加了20.65%。全球的锂矿资源主要是澳矿和南美盐湖。矿山资源大多在澳大利亚,盐湖锂资源主要分布在南美的“锂三角区”、美国西部还有中国的青藏地区。澳大利亚的锂辉石矿仍然是全球锂盐的主要原料来源,2021年预计澳大利亚的矿山和南美的盐湖碳酸锂供应量在全球占比约为87%。
在国内,盐湖提锂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我国,锂资源主要是盐湖锂。根据我国自然环保部发布的《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9》,2018年的时候,国内硬岩锂(锂辉石)潜在资源量有878万吨,卤水锂(LiCl)潜在资源量达9250万吨,换算成LCE就是10632万吨。我国的盐湖锂资源大多集中在青海和西藏,像青海察尔汗盐湖,那可是我国最大的锂资源产地。在我国锂资源的构成里,卤水盐湖占的比例超过70%。跟南美盐湖比起来,我国盐湖的镁锂比更高,提取锂的难度也就更大。现在国内制备碳酸锂主要用硫酸法。从工艺方面来看,在我国目前碳酸锂的有效产能当中,大部分是矿石提锂,锂精矿硫酸提锂的工艺比较成熟,占比能达到75%。所以呢,要是贫锂卤水资源提取碳酸锂的技术有了突破,我国盐湖提锂的发展空间就很大了。
全球碳酸锂的供应方面,南美和其他地区的增速比较快。
2021 - 2025年,全球锂资源供应(换算成碳酸锂)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是31.63%。据我们预计,2022年全球有效供给的碳酸锂(LCE)大约有73.79万吨,跟上年比会增加28.09%。从2021年到2025年,全球碳酸锂供应量会从57.61万吨LCE涨到172.94万吨LCE,复合年增长率是31.63%。南美和别的地区碳酸锂增长速度比较快。2021 - 2025年,南美碳酸锂产量的复合年增长率能达到27.78%。其他地区碳酸锂产量增长也很快,2021 - 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03.92%,这主要是因为非洲刚果金的项目预计要投产,还有津巴布韦的Bikita会持续扩大产量。全球碳酸锂供应可能会到处都有增长的情况。
矿石提锂在未来能新增的供应量很有限。
矿石提锂的产能被清掉了,以后新增加的供应量也不多。2021年澳大利亚有7座矿山,可只有4座有产量。疫情和以前锂价低,限制了锂矿在资本方面的开支,锂资源企业放慢了扩张速度。市场研究机构基准矿物情报说,锂资源从勘探到最后投产,一般得花4到8年,用来处理矿石并且把它转化成化学品(氢氧化物和碳酸盐)的设施得2到3年才能建好。所以现在还没开发的锂矿项目,到2025年也很难开始供应。澳洲的矿山被长期协议锁定了,2022年碳酸锂产量预计是31.68万吨LCE。假如按照生产1吨碳酸锂平均要消耗8吨锂精矿(6%)来算,预计澳洲碳酸锂产量会从2021年的24.92万吨LCE增加到2025年的59.94万吨LCE,复合年增长率(CAGR)是24.54%。
南美盐湖提锂的新增产能投放没达到预期。
南美盐湖提锂的新增产能投放没有达到预期。以后碳酸锂新增产能主要得靠盐湖提锂。不过在2020 - 2021年的时候,因为疫情,好多盐湖的建设和扩产都往后推了,估计会在2022年下半年到2023年上半年进入市场。盐湖建设花费的时间长,而且南美地区的基建比较差、有政策风险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让南美盐湖新增产能的释放受到了限制。南美盐湖的产量会慢慢增加,2022年碳酸锂的产量预计能达到23.30万吨LCE。预计从2021年到2025年,南美盐湖碳酸锂的产量会从17.61万吨LCE增长到46.95万吨LCE,年复合增长率是27.78%。
【需求端:新能源汽车驱动高速增长】
碳酸锂一直保持着紧平衡的状态。
从供需平衡表能看出来,如果乐观一点,按照定好的产能规划投入生产,全球碳酸锂供需紧张的状况在2023年也许会得到些缓解,不过还是会处在紧平衡的状态。国内碳酸锂开工率不高是因为资源条件有限,锂资源的品位低,有些矿山冬天要停工,还有些盐田、结晶池啥的泄漏很严重,所以没法达到设计的产能。
全球碳酸锂的需求在快速增长,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需求也增长得很快。
2021 - 2025年碳酸锂的需求会高速增长。假定碳酸锂在工业应用方面的需求按照5%的速度增长。我们经过测算,预计碳酸锂最终的需求会从2021年的53.96万吨LCE涨到2025年的168.27万吨LCE,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是32.89%。需求增加主要是因为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2021 - 2025年动力电池的复合年均增长率是47.11%,储能电池是77.49%。消费电池呢,由于3C市场饱和了,需求增长的速度就慢下来了。
碳酸锂需求里,锂电池占的比例在70%以上。
碳酸锂的主要用途是给锂电池提供锂源。碳酸锂处于锂盐产业链的中游,是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原料,会影响其电化学性能,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起主导作用。根据USGS的数据,2020年锂的消费结构里,电池应用占比达70%(电池级碳酸锂),其中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占比分别是37%、30%、4%。另外,锂矿物能直接用于工业领域,比如在陶瓷和玻璃应用中的精矿(工业级碳酸锂)。按照USGS的数据,2021年锂消费结构中电池应用占比达到74%。
新能源车发展得很快,这让动力电池对碳酸锂的需求被带动起来了。
新能源车肯定会增长。政策上是全力支持的,“十四五规划”里就明确说了,到2025年电动化率要到20%。咱国家新能源车的销量涨得特别快,2021年卖了352.05万辆,跟上年比多卖了157.48%,在市场里占的比例提高到13.40%。2022年1 - 9月,新能源车在市场里占的比例已经提高到23.47%了。乘联会的秘书长崔东树估计,2022年咱们国家新能源汽车能卖650万辆,跟上年比能增长84.63%。新能源车卖得这么快,对锂电池的需求是个推动。
新能源汽车发展得好,这就使得动力电池的装车量快速增长。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是154.50GWh,跟去年相比,增长速度达到了142.77%。在这当中,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装车量所占的比例分别是52%和48%。
新能源汽车是碳酸锂需求的最主要来源,预计到2025年碳酸锂的需求量能达到115.16万吨LCE。生产1GWh的磷酸铁锂电池,平均要用625吨碳酸锂;要是三元电池的话,每1GWh容量平均得用684吨碳酸锂。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差不多是292.13GWh,同比增长了114%。,碳酸锂的用量就是115.16万吨LCE。
碳酸锂的需求,消费电池是重要的补充来源。
消费电池的续航要求变高了,其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消费电子一直在普及,所以消费锂电池的需求持续增长。消费锂电池大多是钴酸锂电池,每1Gwh的钴酸锂电池大概要消耗800吨碳酸锂。消费者对消费电子续航里程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后消费电子对碳酸锂资源的需求应该会稳步增长。消费电池是碳酸锂需求的一个重要部分。预计消费电子的出货量会缓慢增长,2022年消费电池对碳酸锂的需求是10.69万吨LCE,到2025年就会达到13.68万吨LCE。
碳酸锂的需求有了新的增长点,那就是储能。
储能给碳酸锂的增长带来新机遇。新能源电力不断发展,电化学储能因为布置灵活、调节速度快而快速增长。CNESA《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2》显示,2021年全球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25.4GW,新增10.2GW。锂电池储能成本降低后,2021年它在全球新增电化学装机规模里占比达到98%。我们预估全球新增锂电池储能装机规模到2025年能达到104.93GW,2021 - 2025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80%。我们预计2022年储能电池对碳酸锂的需求量是3.14万吨LCE,2025年是18.34万吨LCE,2021 - 2025年储能电池碳酸锂需求量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77%。
【资源为王,头部企业优势明显】
通过包销长协的方式锁定上游锂矿资源。
中游锂盐的龙头企业,用包销的方式把上游锂矿资源锁定住。锂资源长时间都比较紧缺,这就凸显出上游锂矿资源特别重要。中游和下游的龙头企业用包销长约这种方式来锁定上游锂矿资源,这么做既能节省成本,又能保证原材料供应。现在已经商业化且产量很大的澳洲矿山,基本上都被包销锁定了,在市场上能流通的份额特别小。而且,锂盐公司还把目标放在其他正在建设的矿山和盐湖上。雅化集团和盛新锂能都发布公告,要包销正在建设中的Finniss、Kenticha等项目的产能,赣锋锂业也加快签订包销协议的速度。
通过股权收购来加快全球化布局。
锂行业景气的时候,企业都在加快全球化布局。锂盐价格涨得快,锂盐企业就开始了新一轮的扩产。那些龙头企业全球化布局的速度更快了,它们抢占优质锂矿资源,就是为了满足扩产对原料的需求。现在澳洲的矿山资源差不多都被长协锁定了,国内企业大多是通过股权收购来扩大资源布局的,锂矿抢购已经很激烈了。
收购的对价提高了。
交易的对价成本变高了。碳酸锂价格一涨,锂资源交易的对价跟着涨,锂行业收并购的热情特别高。对比起来看,锂盐湖的储量利用率比矿山低得多,所以它单位储量的交易对价总体上比矿山高。国内锂资源开发比较确定,也能有一定的交易溢价。锂矿价格涨的时候,有锂矿资源的公司整体成本是能控制住的。
Pilbara的锂精矿拍卖价一次次创新高,这给碳酸锂价格提供了很强的支撑。
Pilbara锂精矿第十一次拍卖的价格又涨了。2021年7月起,Pilbara搞了十一次锂精矿拍卖,拍卖价是一步步往上走的,这给碳酸锂的价格提供了很强的支撑。2022年11月,Pilbara第十一次锂精矿拍卖结束,这次拍卖的量是5000吨,拍卖价是7805美元/吨,和上一次比涨了7.58%。按这个价格算,单吨碳酸锂含税成本能达到58.64万元/吨。
在国内,锂企的龙头效应特别显著。
碳酸锂生产这块竞争挺激烈的,头部企业的产能都差不太多。从加工这个角度看呢,2022年国内碳酸锂的产能是53.54万吨LCE。国内的碳酸锂企业互相竞争得很厉害,2022年的时候,排名前三的企业产能占比是26%,排名前五的占39%。那些能有稳定锂原料的头部企业,在行业里议价能力很强,都达到满产了,还在积极扩充新产能呢。氢氧化锂产能的集中程度比较高。从加工这边看,2022年国内氢氧化锂产能是47.33万吨LCE。国内的氢氧化锂企业有龙头垄断的情况,2022年的时候,排名前三的企业产能占比高达39%。
【投资分析】
盐湖股份可是盐湖提锂方面的龙头企业呢。
钾肥可是公司的“压舱石”呢。因为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再加上地缘政治的影响,氯化钾的价格就走上坡路了。2022年下半年虽说有点回调,但价格还是挺高的。2022年全球钾肥实际的供需差大概有800万吨,钾肥的好行情可能还会继续。公司的氯化钾产能在全国占的比例能达到58%,有技术和规模的保障,公司的钾肥成本低是有优势的,毛利率在同行业里是最高的,在氯化钾价格行情好的时候就能受益。现在公司氯化钾(60%)到站价是3500元/吨,从今年开始已经涨了9.72%。
蓝晓科技可是盐湖提锂吸附分离材料方面的龙头企业呢。
蓝晓科技是国内吸附分离材料方面的龙头企业。随着盐湖提锂的订单不断增加,还有生物医药、水处理、节能环保这些领域也一直在增长,蓝晓科技的发展速度变快了。盐湖提锂这块增长势头很猛,镍和镓的提取也快大量产出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得很红火,这就一直带动着对锂资源的需求。最近几年,蓝晓科技在从盐湖贫锂卤水资源里提取碳酸锂的核心吸附剂和工艺技术上有了两个突破。之前开展的藏格、锦泰一期、五矿一期这三个盐湖提锂项目都已经顺利投产了。而且锦泰二期、五矿二期、国能矿业、金海锂业、西藏珠峰、金昆仑锂业等项目也一直在签合同。除了锂之外,公司在镓、镍、铀等金属的提取上也都实现了产业化。在下游需求的推动下,以后有望逐步增加产量。
藏格矿业:靠钾和锂双轮来驱动,在资源方面多点布局。
得益于钾肥的高景气状况。由于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再加上海外地缘政治带来的干扰,氯化钾的价格开始上涨。2022年下半年虽然有回落的情况,但现在价格依然比较高。2022年全球钾肥实际的供需缺口差不多有800万吨,钾肥的这种高景气情况有望继续保持。这个公司是国内排在第二位的氯化钾生产企业,当前它每年200万吨的产能已经有了规模效益,在钾肥景气度较高的时候,公司的业绩有希望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