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材料循环应用与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2025-01-15 来源:未知     分享到:
13日,阻燃材料循环应用与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工商大学召开。来自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WTO/TBT国家通报咨询中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国际溴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锑业分会、清华大学/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北京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金发科技、以色列化工、海王等50余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会上,北京工商大学钱立军教授做了题为《阻燃材料的循环应用新技术进展》的报告,介绍了阻燃尼龙、含六溴环十二烷(HBCD)发泡聚苯乙烯保温材料、阻燃聚碳酸酯的回收研究。研究显示,阻燃尼龙可以实现100%化学回收,回收产物是溴化聚苯乙烯、三氧化二锑、玻纤和尼龙单体。采用水解回收的方法,成本每吨3000~5000元左右,较为低廉。回收1次或2次之后,阻燃尼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阻燃性与新材材料相差不大。从含HBCD发泡聚苯乙烯保温材料中回收溴素,欧、美、日均有实践。钱教授介绍了自己短流程无害化回收含HBCD发泡聚苯乙烯保温材料的解决方案。关于阻燃聚碳酸酯,钱教授介绍了通过扩链和增韧实现平级复用的物理回收方法。无需添加新的阻燃剂,回收之后的材料阻燃性能不变,物理和机械性能稍有下降。
金发科技的刘思杨高工分享了《废杂塑料精细回收与升级利用技术及其整体解决方案》,介绍了金发在废杂塑料的智能分选、绿色清洗和除味方面的专利技术,以及在电器、汽车、包装、家居等行业不同的应用场景。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中心的专家表示,未来20年,30年之后,有大约2000万吨的含HBCD聚苯乙烯保温板面临淘汰回收问题。钱教授对HBCD的无害化处理的研究非常有意义。另外,国际上有一种声音,认为任何有持久性的化学品都不能使用,我们不赞成这种极端环保主义。
商务部世贸司的专家肯定了石化联合会阻燃材料专委会的担当精神,后者在反对美国和加拿大对阻燃剂进行不合理限制的工作中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建议国内专家积极参与世贸组织会议,为国内的科学技术发声,反对不合理的法规。
石化联合会的专家认为塑料中的化学品已经在《斯德哥尔摩公约》,《鹿特丹公约》和《巴塞尔公约》三个公约以及《全球化学品框架》中进行管控,中国在塑料公约谈判中提出把化学品放在制品中管控是非常合理的,今天关于塑料回收的这两个报告也证明的这点。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此次研讨会搭建了一个政府与产学研各方沟通的高效平台;阻燃剂是必需的,阻燃剂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必需的,对阻燃剂进行化学回收和环境无害化处理是实现阻燃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我国在塑料回收的科研和实践中具有优势,个别技术比如废杂塑料回收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