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760亿!20家锂电企业“落子”东南亚
发布时间:2025-07-07 来源:未知     分享到:

面对国内日益内卷的竞争环境以及全球地缘政治形势,中国锂电产业链协同“出海”进一步走向深水区。2025年,锂电企业出海进度进一步刷新,东南亚成为布局的重点市场,正形成“材料-电芯-模组-整车”全产业链布局。

6月29日,宁德时代在印尼的合资电池工厂项目正式开工。

该项目由宁德时代旗下的宁波普勤时代有限公司与印尼两家国有控股企业安塔姆、印尼电池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59亿美元(约422.5亿元人民币),涵盖从红土镍矿开采、火法冶炼、湿法冶炼、电池材料、电池回收和电池制造等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全产业链。据悉,项目具备为3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电池产能。

前一天,6月28日,星源材质在马来西亚的东盟基地(一期)正式投产。

01

超10家电池企业“落子”

电池制造环节,除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2家外,国轩高科、欣旺达、瑞浦兰钧、蜂巢能源、珠海冠宇、豪鹏科技、海四达、双登集团、天鹏电源等9家电池企业都已在东南亚布局生产基地。

早在2022年9月,国轩高科就在印尼“落子”。作为中国首家在印尼实现新能源电池PACK工厂落地并量产交付的企业,印尼国轩已成功为多家主流客户提供高品质产品与本地化服务。

2023年12月,国轩高科泰国工厂首款电池产品正式下线,成为了首家在泰国实现电池包本土生产的企业;同时,在越南规划5GWh电芯产能并于2024年投产,据悉,国轩在东南亚长期规划20GWh产能。

今年1月,珠海冠宇马来西亚新能源项目奠基,投资总额预计不超过20亿元,计划于2025年底投产。马来西亚项目是其首个海外生产基地,旨在完善全球化制造网络,贴近国际客户需求,提升供应链效率与抗风险能力。

同在1月,瑞浦兰钧公告,决议于印尼投资建设电池厂,第一期投产后预计可年产8GWh动力与储能电池及系统以及电池组件。该工厂也是其首座海外电池工厂。

豪鹏科技全资子公司越南精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精能科技)也在1月举行工厂落成典礼,该工厂是豪鹏科技首个海外工厂,主要生产锂电池和镍氢电池等产品。

2月,普利特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海四达拟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2.5GWh圆柱基地项目,项目投资总额约7.5亿元人民币。

在近期的项目签约仪式上,海四达表示,该工厂将成为公司海外首个实现量产交付的电芯工厂,其产品不仅能够满足东南亚市场的需求,还将辐射欧洲、北美等全球重要市场。

3月,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BOI)宣布,批准欣旺达投资超500亿泰铢(折合人民币约107.25亿元)在泰建设电池厂,这将成为泰国首个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大型电池生产投资项目。

双登集团3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上市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在东南亚兴建一个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

4月,蔚蓝锂芯全资子公司天鹏电源宣布,其位于马来西亚雪莱莪州的工厂正式开业。该工厂是天鹏电源首个正式投产的海外工厂,一期总产能约4亿支/年。

6月30日,蜂巢能源与泰国万浦集团合资建设的泰国春武里SVOLT泰国工厂迎来第10000套EV电池包下线。目前电池包已广泛应用于长城好猫、哈弗H6插电混动、坦克300混动等泰国本土电动车品牌。

02

配套材料企业全产业覆盖

锂电材料以及零部件环节,除了星源材质,恩捷股份、华友钴业、新宙邦、尚太科技、金杨股份、格林美、龙蟠科技、科达利等细分材料龙头纷纷完善东南亚产能配套体系,覆盖了从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到结构件的产业链上游环节,积极参与全球化竞争。

2024年9月23日晚间,恩捷股份披露控股子公司上海恩捷将在马来西亚新设子公司投资建设锂电池隔膜的公告,拟规划建设产能约10亿平方米/年,项目总投资额预计约20亿元人民币。

紧接着10月21日,科达利发布公告,公司计划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总投资额不超过6亿元。

同月10月,尚太科技宣布拟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初步计划总投资约1.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9亿元)。

进入2025年,锂电细分领域企业对东南亚的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

2月,华友钴业宣布,华能新材料(印尼)有限公司举行,“年产5万吨高镍动力电池三元前驱体材料项目”二期机械全面竣工仪式。至此,印尼首个华友钴业投资的新能源锂电池三元材料全产业链项目一、二期已全面建成。

4月,新宙邦公告,拟在马来西亚吉打州建设电子化学品生产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不超过2,600万美元,建设内容包括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等电子化学品。

金杨股份4月公告,拟投资建设马来西亚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投资总额不超过9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57亿元)。

格林美4月公告,与韩国ECOPRO将共同建设印尼IGIP园区并实施IGIP项目,共同投资红土镍矿高压浸出项目,并设立合资企业建设正极材料厂,年产能约20万吨。

4月,龙蟠科技旗下印尼锂源年产1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二期)项目于印尼三宝垄举行开工仪式。印尼锂源项目一期3万吨磷酸铁锂产线于2024年建成投产,并于2025年1月实现首批产品出货,标志着中国磷酸铁锂技术首次在海外实现规模化量产。

终端应用上,目前泰国集聚了广汽埃安、比亚迪、长城汽车等多家中国汽车品牌投资建厂。

今年5月16日,长安汽车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泰国罗勇工厂投产。该工厂总投资约100亿泰铢,已建成产能10万辆/年,后续将逐步拓展到20万辆/年。

从项目落地来看,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成为主要投资目的地。同时,据上述已披露的投资额来看,20家中国锂电企业在东南亚规划投资超760亿元。项目推进时间上,上市电芯、材料产能多数或于2026年或2027年进入投产阶段,将在东南亚实现本地化生产。

锂电产业链厂商争相“扎根”东南亚,本质是依托中国企业在技术、产品、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与东南亚地区的资源、市场和政策优势形成互补。东南亚地区既能承接产能转移,又可作为跳板辐射更广泛的海外市场,或将成为中国新能源全球产业链重塑的关键支点。

该工厂投资近50亿元人民币,规划年产能20亿平方米,其目标不仅是生产锂离子电池隔膜,还包括固态电池刚性骨架,致力于成为该领域的全球最大制造基地,显示了其在前沿技术上的布局。

时间再往前推至6月27日,亿纬锂能董事会通过决议,批准在马来西亚吉打州投资不超过86.54亿元人民币,建设一个大型储能电池项目。

上述三个项目接连落地背后,是中国锂电产业链集体“南下”东南亚,推进本土化生产,从材料到电芯再到整车的完整生态链条正加速成型。

image.png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