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硫磺市场观察
发布时间:2025-10-21 来源:未知     分享到:

一、市场背景:硫磺价格的“秋季再通胀”

从阿布扎比到巴西,从摩洛哥到印尼,硫磺正从“廉价副产品” 转变为“战略化工原料”。而这场转变,恰恰在2025年下半年进入拐点。

① 俄罗斯由出口转进口(FSU缓冲阀关闭);
② 卡塔尔11月招标在即,卖方试探抬锚;
③ OCP(摩洛哥)与巴西持续大单吸收。

这意味着当前上涨并非“单点炒作”,而是广谱上行:一方面,俄罗斯供给塌陷卡塔尔11月招标抬锚推高外盘;另一方面,北非/巴西的实单成交验证了卖方报价。亚洲这边,中国价格持续上行以追平国际价差,但进口实际成交偏慢、库存微降,呈现“被动跟涨”特征;印度与印尼的高价锁货,则对亚洲盘面形成上限锚定

经验规律也开始显现:当硫价抬升至下游无法顺畅转嫁时,先出现替代(优先改用冶炼酸),随后叠加磷肥链盈利回落带来的需求破坏。据此我们给出工作性判断:11月高位大概率延续,但 12月存在一次技术性回调窗口——除非卡塔尔招标显著高于市场预期或北非/巴西继续放量超预期。

二、供给侧:俄供坍塌、中东主导

1)俄罗斯出口链断裂

过去十年,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一直是全球最稳定的硫磺出口带,
年均外放量约占全球贸易总量的30%。
然而,2025年秋季的数据表明——这个缓冲阀已经关闭。

俄罗斯自九月起从净出口国转为进口国,就当下而言这意味着:

  •  150–200万吨 的低成本硫磺从市场消失;

  • 欧洲与黑海流向崩塌;

  • 全球价格体系被迫重心南移。

中东因此成为唯一具备规模输出能力的区域。
卡塔尔、阿联酋、科威特、伊朗
粗略估算,四大装港在过去60天内共计出货 约250万吨
覆盖亚洲、非洲、南美三个方向,取代了俄系地位。

换句话说:2025年第四季度起,全球硫磺的定价权南移。 中东不再只是“供应方”,而是“价格制定方”。

三、需求侧:

1)中国:高价与高库存并存

截至10月20日,中国港口库存约 237.6万吨
几乎与去年同期持平。
但现货价已涨至 ¥3,150–3,190/吨
创历史同期新高。

表面上看,价格强势;
实际上是囤货主导的被动通胀

国内化肥厂的实际开工率并未显著上升。

这意味着:

中国并非价格驱动者,而是库存吸纳者。
价格上行不是需求强,而是“怕买不到”。

秋雨影响了节奏,但是不会需求不会消失, 除非雨涝面积实际减少。


2)印度:招标稳价,支撑底部

印度的 I、C 连续在9–10月接收硫磺约*0万吨,
CFR价稳定在 3*0–3*0美元/吨 区间。
这成为全球价格的“安全底线”。

印度的采购机制以长期合约为主,
不像中国那样波动剧烈。
因此只要 I 不下调标价,
全球FOB中东价便不会跌破 3*0美元/吨


3)印尼:新能源项目的刚性需求

印尼HPAL(高压酸浸镍酸)项目持续扩张,
L、Q、H 等企业9–10月锁定约 *0万–*5万吨 硫磺现货,
成交价从8月的 $270 CFR 一路涨到 $3*5–3*0 CFR。

这部分需求无论价格如何波动,
都必须执行
在能源转型逻辑下,
镍—硫酸—电池链条的下游订单就是市场的“刚性底”。

但印尼局限于镍湿法项目, 是项目需求锁货行为,不代表整体市场价格。


4)摩洛哥与巴西:成为新“价格验证区”

摩洛哥Jorf Lasfar港——OCP的超级化肥工业园——
10月单月卸货量 1**万吨
成为全球第一进口港。

而在南半球,巴西Santos港迎来历史高峰:
仅10月前半月,M与C两家企业就排船超过 *0万吨

这两个地区共同构成了硫磺市场的“新引力双星”:

  • OCP 吸收俄硫与中东硫,是“底价带”;

  • 巴西用美元买单,是“高价带”;
    二者共同将中东FOB稳固在3*0美元上下。


五、战略启示:中东是心脏,亚洲是肺


从贸易度看,2025年的硫磺市场出现了一个清晰格局:

  • 中东:供应与定价中心。

  • 摩洛哥/巴西:消费与验证中心。

  • 中国/印度/印尼:消化与循环中心。

在这样的循环系统中,
价格不再由“最大买家”决定,
而是由“最稳定装港”决定。


全球硫磺已经进入“单极价格体系”——不再是分区市场,而是同步市场。

硫的身份,正从“肥料副产物”转变为“能源副产品”。
这将根本改变市场波动逻辑:
油价周期 → 炼化产量 → 硫供应 → 化肥与金属产业链传导。

八、结语:

今天的硫磺市场,
看似是多国博弈,实则已成为航线与时间的游戏。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